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门有老宅

(2008-09-22 14:15:30)
标签:

老宅

地理名词

院落

砖雕

休门

石家庄

杂谈

分类: 石门夜话

《石门夜话》之二十一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这座被称之谓石家庄之根脉的城中村,承载着省会厚重的历史和繁浩的典藏。

因休门,石家庄的历史就可以往前追溯1400年。这一论点决不是空穴来风,它可由1939年小沿村出土的古砖“大隋大业七年石邑县休门赵氏”刻字佐证。

石家庄市在解放前叫石门市,它是由原石家庄村和休门村各取一字合名而成。

我1990年转业到石家庄市园林局工作。几乎每日都要从市政府一招下车,南北整个穿越这个大村镇到四中路上班。从那时起,我就非常喜欢穿街巷、逛胡同,观察那些古色古香,满身风霜的深宅古屋,欣赏那些门楣、屋檐的精美砖雕木刻。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的街道、胡同都比较狭窄,两侧尽是灰暗的斑驳砖墙圈起来的大小院落,院落之间挤满了低矮的红砖平房,偶尔有一两栋白瓷砖贴墙,显得格外醒目。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村位于石家庄市桥东的中心地带,它虽然居于中山路、四中路、建设大街和平安大街四条现代繁华街道中间,但它始终保留了华北农村各种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解放50多年来,它好像就没有融入这座城市,始终孤独地偏隅一边。这里老人们喜欢在街道上下棋晒太阳;壮年汉子敢于光着膀子端着大碗在街道上吃饭;小商小贩推车吆喝买卖;各家各户烧炉火取暖;自来水龙头安在院中几家共用;逢年过节要唱大戏;春节晚辈要给长辈们挨门挨户磕头拜年。尤其是操办红白大事,就要在当街垒锅灶,人来人往吃大户,粗野放肆闹洞房,燃放铁筒大鞭炮,披麻带孝,报庙哭街,显得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

休门,在石家庄当地唸——丘门。它是本区妇孺皆知的一个地理名词。我经常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化,说不定这个地理名词就会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了。

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燕赵财富中心”的高楼一座座耸立在北国商城到市政府一招间中山路段的南边,那些五颜六色的装饰贴面和彩色玻璃幕墙,很有点暴发户的样子,俯视着南面一片破旧、低矮残缺村落示威、挑战。才意识到,我的这种耽心已经开始向现实演变。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我最欣赏的原棋盘胡同西侧的精美砖雕门楼拆掉了。一座座老宅院变成了休门北街。再不看看,休门之门就真的找不着北了。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一个阴雨天,从范西路穿过建设大街,往西就进入了休门的地界。花市街是这里的主街,共有南、北、中三条。当年这里是商贾如云之地。如今虽然南半部还有一些摊位,已经不可与当年相比了。大街上古宅已经不多了。顺着东西向的横街进入学堂街东侧,还会发现有许多上世纪初的形态各异的门、窗、屋,这里最容易辨别的就是砖的颜色,蓝砖的房屋一般都是50年以上的年龄了。在西美大厦的南侧有一处高大起脊大瓦房,从后面看似一座庙宇。房主赵先生告诉我,这里原来住着一位老太太,已经去世20多年了。活了八十多岁。她十几岁嫁到赵家时,听说她的爷爷小时就在这房子居住,这一百多年的老屋,尽管上面的立柱、横梁、椽子都已油漆剥落,多年风吹日晒已变成灰黑色。黑色的古瓦,覆盖着多年的灰尘。阶下的条石长满绿苔,老屋、铁锁、蜘蛛网和灰尘,苍老的让人尊重。此屋坐南朝北,显然不是正屋,由此一窥可想象出此大院当年的气势。据说已有相关部门多次察看过,后来就没了下文。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过休门北街进入上字街,有多处大院保存完好,有一处可与棋盘街赵家大院相媲美。门口台阶上的老人很自豪地为我指点讲解。

再往南走还有一座二层跨街楼很有特色,它周围的砖墙、圆拱很有气魄,只是塑钢的窗户有些不伦不类。这里墙老、门旧、连墙上的标语也十分少见,黄色的标语字迹虽然黯淡,但仍一一可辨“要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学”。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望着这条标语,我的思路一下子又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在这里,总感到有一种沧桑、沉闷感,街上人迹稀少,许多院落人去楼空,间或有几株大树从院落内探出婆娑的枝叶,给陈旧的视野带来了一丝生气。

 

休门有老宅

 

休门有老宅

 

往南走到邻近四中路,几座新盖的楼房的后面有一座圆形大门洞,前面的楼房不仅遮住了它的阳光。下雨时污水倒灌,有个中年人正拿铁锹清理污泥。他告诉我,过去从这个门洞可以赶着马车一直到达棋盘胡同。他家是地主,房子被没收了,房管局给改造的乱七八糟。他满腹怒气、埋怨老房屋没人重视,我只能给他打着哈哈。

老房屋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了。这座千年村镇不能留下点什么,岂不是文化的悲哀,历史的缺陷。

 

休门有老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修路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