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10-01-09 21:16:26)
标签:
杂谈 |
一、
1.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但( B )。
A.系统资源利用率不高
C.系统吞吐量小
2.当操作系统退出执行,让用户执行时,系统会( D )。
A.继续保持核心态
C.由用户态切换到核心态
3.下列步骤中,( A )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需的。
A.由调度程序为进程分配CPU
C.为进程分配内存
4.在执行V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 D ),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大于0
C.大于等于0
5.死锁的避免是根据( D )采取措施实现的。
A.配置足够的系统资源
C.破坏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
6.几个进程争夺同一资源( C )。
A.一定不会死锁
C.不一定会死锁
7.当一个进程正处于这样的状态( A )时,为等待状态。
A.正等待着合作进程的一个消息。
B.正等待着分给它一个时间片。
C.正等待着进入内存。
D.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8.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应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 )。
A.单一连续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9.虚拟存储器是( D )。
A.提高运算速度的设备
C.实际不存在的存储器
10.( A )是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
A.SPOOLing技术
C.覆盖与交换技术
11.关于系统设备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每个设备一张
C.每个系统只有一张
12.设备的独立性是指( D )。
A.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一种特性。
B.设备驱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
C.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一种特性。
D.用户程序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哪台设备无关的一种特性。
13.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 )。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C.提高外存的读写速度
14.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物理文件是( A )。
A.顺序文件
C.索引文件
15.一作业8:00到达系统,估计运行的时间为1小时,若10:00开始执行该作业,其响应比(即优先数)是( C )。
A.2
二.判断正误:
1.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中,分配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一定减少。(×)
对于先进先出算法存在Belady反常现象
2.当一个进程从等待状态变成就绪态,则一定有一个进程从就绪态变成运行态。(×)
可能有,当系统采取的是可以抢占的优先权调度算法,且刚到达就绪队列的进程优先级高则会引发进程调度。
3.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在有关系统中,根据需要,页面的大小可以不相等。(×)
页的大小必须相等。
4.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分区的大小必须是事先固定的,但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采用快表后分页系统访问主存时,既要访问快表,又要访问页表,因此与没有快表的分页系统相比,降低了对主存的存取速度。(×)
增加了快表之后,由于大部分要执行的页面在快表中都能找到,所以系统的访问速度增快了。
6.管程中的wait( )和signal( )与信号量机制中的意义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对于管程中的signal的作用,是重新启动一个被阻塞得进程,如果没有阻塞的进程,则此操作不产生任何后果。
三.填空题: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
2.将程序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这种地址转换工作称为
3.磁盘的定位时间分为 寻道时间
4.一磁盘有100个柱面,编号为0——99,在完成了25处的请求之后,磁头停在磁道43处为一个请求服务,磁盘请求的柱面按38、6、40、2、20、45的次序到达磁盘驱动器,写出按C-SCAN算法的调度顺序
5.文件从物理结构分,可分为 顺序文件
6. 进程控制块(PCB)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7.由于 I/O通道 能单独的完成输入输出操作,所以也称为输入输出处理机。
8.为了对文件进行保护,我们利用访问控制矩阵,其具体实现又可分为 访问控制表
9.缓冲就其形式而言,可分为单缓冲、双缓冲、 循环缓冲 、
缓冲池
10.动态分区方法中产生的碎片我们可以用 拼接(紧凑) 方法解决。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从调度来看,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单位都是进程,而在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中,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独立单位,而把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2分)从并发性看,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的执行,而且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之间也可并发执行,因而有更好的并发性。(1分)从拥有资源来看,进程拥有自己的资源,一般来说,线程自己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1分)从系统开销来看,进程在创建和切换时开销都是比较大的,而线程的创建和切换开销要小。(1分)
2.常用的I/O控制方式有那几种,简述其最基本特征。
常用的I/O控制方式有四种:程序控制方式:CPU不断的通过查询了解外设的状态;(1分)中断方式:外设和CPU并行工作,工作完毕之后向CPU发送中断;(1分)DMA方式:外设直接和内存传递一组数据,传输完毕之后向CPU发送中断;(2分)通道方式:通道通过执行通道程序来控制外设。(1分)
五.计算题:要求计算写出过程。
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32个页面,每页为1KB,内存为16KB。假定某时刻一用户程序有10页长,且页表中已调入内存的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块号的对照表如下:
页号 |
物理块号 |
0 |
8 |
1 |
7 |
2 |
4 |
3 |
10 |
则对逻辑地址0AC5(H),1AC5(H),3AC5(H),试计算并说明存储管理系统将如何处理?(8分)
页式存储管理的逻辑地址分为两部分:页号和页内地址。由已知条件可知内页地址占0-9位,逻辑地址的长度为15位,物理地址的长度为14位。(2分)逻辑地址0AC5(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0101011000101 ,由此可知逻辑地址的页号为2,对应的块号为4,所以物理地址为12C5H。(2分)逻辑地址1AC5(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01101011000101 ,由此可知逻辑地址的页号为6,因此将产生缺页中断。系统将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将6页调入内存。(2分)逻辑地址3AC5(H)所对应的二进制表示形式是:011101011000101 ,由此可知逻辑地址的页号为14,超过了作业的地址空间,所以将产生越界中断。(2分)
2.对于如下的页面访问序列:
1, 2, 3, 4, 1, 2, 5, 1, 2, 3, 4, 5
FIFO淘汰算法:
内存块为3时,缺页中断(或称缺页次数、页面故障)次数为9;(3分)
LRU淘汰算法:
3.桌上有一只盘子,每次只能放一只水果,爸爸专门向盘子中放苹果,妈妈专门向盘子中放橘子,一个儿子专门拿盘子中的橘子,一个女儿专门拿盘子中的苹果。用PV操作描述他们之间的同步机制。(7分)
BEGIN
son: Begin
daughter: Begin
end
4.设系统中有3种类型的资源A、B、C和5个进程P1、P2、P3、P4、P5,在T0时刻系统状态如图所示。(9分)
进程 |
Max 最大资源数目 |
Allocation 已分配资源数目 |
Avaliable 系统中未分配资源数 |
|
A |
A |
A |
P1 P2 P3 P4 P5 |
5
5
4
4
4 |
2
4
4
2
3 |
2 |
1)
2)
3)
1)
进程 |
need |
Avaliable 系统中未分配资源数 |
|
A |
A |
P1 P2 P3 P4 P5 |
3
1
0
2
1 |
2 |
(1分)因为存在安全序列{ P5,P4,P3,P2,P1}或{ P4,P5,P3,P2,P1} WORK的变化范围为:(5,4,7)→(7,4,11)→(11,4,16)→(15,4,18)→(17,5,20)。(2分)
l
l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