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大大小小的树叶》
(2008-10-18 22:33:41)
标签:
教育 |
小班数学活动《大大小小的树叶》
活动背景:
秋天到了,幼儿园的操场上落叶纷飞。每次户外活动都会发现一部分孩子喜欢追逐捡拾那些飘舞的树叶,孩子们互相讨论着:这片叶子是绿色的,这片叶子是黄色的;我的这片叶子大,你的那片叶子小;我的是圆形的,你的是三角形的,孩子们的讨论激发了我的灵感:我们刚刚认识了各种标记(大小、颜色、形状)孩子们还只能对给出的一个现有标准进行分类,下一阶段将进入多角度分类。
分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如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对某数所表示的物体的数目进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础是能够排除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扰。小班幼儿的这种抽象能力相对薄弱,所以分类活动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幼儿的这种能力是在分类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基于孩子对树叶的兴趣,我设计了以下的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目标:
1. 学习多角度将树叶分类摆放。
2. 能用语言概括自己的分类标准,进一步体验大小、颜色、形状标记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若干。
2.各种标记卡和筐子。
活动过程:
一、比一比,说特征。
1、树叶飞飞。
教师:秋天到了,秋风把树叶吹到了教室里,吹到了小朋友的手上。(教师随着《小树叶》的音乐打开电风扇让树叶从风扇上飘落到孩子的手上。)每位幼儿捡起一片树叶与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他们有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我们看看树叶一不一样,看哪个小朋友能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观看,并用小手触摸、感觉。
2、比树叶大小,你的树叶是大的还是小的?你是跟谁比的?
3、说说树叶的形状。你的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扇形的、针形的?)
4、看看树叶的颜色。树叶有哪些颜色呢?请幼儿一一说出各种颜色的树叶。(红的,黄的、绿的)
二 分一分,送树叶回家。
1.
①教师出示带有大小标记的筐子:树叶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把这些树叶送回家,请你看看筐子上有什么?它叫什么标记?树叶放在哪个筐子里最合适?谁来试试?
请1~2名幼儿尝试将手中的树叶放在筐子里。
教师: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边放边讲:大树叶我送你进有大标记的家里,小树叶我送你进有小标记的家里。
提问: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边放边讲:红树叶我送你进红标记的家里,绿树叶我送你进有绿标记的家里。
③教师出示带有形状标记的筐子:这是什么树叶的家?谁来送小树叶回家?
提问:为什么你将这片树叶放在这个筐里?鼓励幼儿讲出放树叶的依据。
教师:每人再从桌上拿一片树叶放进筐子里,边放边讲:椭圆形树叶(扇形树叶、针形树叶)我送你进XX标记的家里。
三 讲一讲,谁的方法多。
你用了几种方法送小树叶回“家”的?
活动延伸:在美工区提供各种形状的树叶和教师用树叶做的树叶贴画,让幼儿欣赏并请幼儿观察画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幼儿先尝试选择并操作。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树叶纷纷飘落给秋天涂上一种神秘的色彩,通过本次活动,我把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树叶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