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曹
                                      (小小说)叶大春
 
   
天津有个泥人张,黄州有个泥人曹。当然,泥人曹没有泥人张那么大名气,泥人曹只在黄州一带很出名,泥人曹的泥人不光小孩喜欢,大人也青睐。据说,泥人曹的祖先从宋代就开始捏泥人了,曾在黄州当团练副使、写下著名《前赤壁赋》的苏东坡都珍藏过泥人曹祖先的泥人。按祖训,泥人曹的手艺传男不传女,传单不传双,传孙不传儿,据说这三条既能防止手艺不外传,又能控制泥人曹泛滥。祖祖辈辈隔代单传下来,至今黄州城里只有一家泥人曹,别无他店。捏泥人是高难度的技巧活,既要秘诀,又要灵性,旁人是很难剽学去手艺的。
   
现在的泥人曹已是36代泥人曹传人。老泥人曹七十多岁,白发皓首,瘦骨嶙峋,却精神矍铄。小泥人曹二十来岁,瘦削黝黑,眼神炯炯,透射出精明聪慧。爷孙俩厮守在一爿破烂的老铺里,整天与泥巴打交道,面壁而坐,寡笑少语,如坐禅一般,在旁人看来,似乎毫无人生乐趣。殊不知,他们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不是麻木了,而是痴迷了,什么东西只要痴迷了,就有滋味,就有快乐。还有,泥人曹捏泥人是没有图谱和模型的,心想手捏,即兴创作,即使捏《水浒传》108将、《红楼梦》18钗、《三国演义》群雄、《二十四孝》人物,也随心所欲信手捏来,泥人曹从来不捏雷同的泥人,比如捏一千个林妹妹,就有一千种风情媚姿。不雷同,就要潜心创造;创造,就不枯燥,就有乐趣。
   
一天,一位港商来到黄州城旅游,看中了老泥人曹捏的一尊泥人作品《钟馗打鬼》。港商惊喜交集,爱不释手,思忖:弄一批这样的泥人到香港去一定能赚大钱!港商一问价,一尊《钟馗打鬼》卖五十元,不算贵。港商讨价还价:老先生,我买一千个这样的泥人,你能给我什么价钱?老泥人曹一怔,沉吟片刻,说:一个一百元。港商一头雾水,不满地问:我买得多按道理应该便宜一些呀,干吗还贵出一倍呢?老泥人曹说:这有什么奇怪的,要捏一千个同样的泥人,多枯燥无味折磨人呀!你嫌贵了,我还真不愿意捏哩!
   
老泥人曹把祖辈传下来的捏泥人的秘诀都教给了小泥人曹,但仍然不让小泥人曹满师立业。按祖训,徒弟一满师,师傅就交出店铺,自己隐居起来,不再捏泥人卖。小泥人曹表面不急不怨,心里却在嘀咕:爷爷对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难道还嫌我的手艺不到家么?终于有一件事,让小泥人曹明白了,自己还没把爷爷的本领学到手。
   
一天黄昏,天色朦胧,下着小雨,街上行人稀疏,店铺纷纷打烊。泥人曹老铺里爷孙俩正要关门,只见两个蒙面人仓皇逃窜而来,在十字路口,慌忙摘下了黑面罩,朝右边巷口一扔,朝左边小巷跑去。爷孙俩正感到蹊跷,忽听附近传来喊叫声:抓强盗呀!强盗抢珠宝店啦!等到警察赶来时,强盗已跑得无影无踪。老泥人曹吩咐小泥人曹:你把那两个强盗的像捏给警察看看。小泥人瞠目结舌,脸红如熟蟹:爷爷,我……我捏不出来……
   
平时,小泥人曹给人捏像,都是边看人边捏的,那两个强盗一闪而过,加上天色朦胧,要捏出他们来,实在太为难小泥人曹了。老泥人曹只好自己动手,七捏八捏,一袋烟工夫,就把两个强盗惟妙惟肖地捏出来了。警察一看,就认出是黄州城里两个臭名昭著的地痞,抓来一审,果然是抢珠宝店的强盗。
   
那天,小泥人曹从赤壁山下挖泥巴回到老铺里,只见老泥人曹倒在血泊中,腹部上挨了三刀。凶手犯了一个致命的疏忽,没有等到老泥人曹当场咽气就跑了,或者没有剁掉老泥人曹的十指。老泥人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挣扎着完成了他的绝作,捏出了那个凶手的泥像。凶手是那抢珠宝店的强盗的同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