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小莉逸野
高小莉逸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42
  • 关注人气:8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纸随想(散文MTV)

(2012-09-14 19:14:07)
标签:

高小莉

逸野

凤箫

宣纸

原创视频

分类: 朗诵音画

凤箫朗诵《宣纸随想》

 

不是所有能写字能作画的纸都叫宣纸,而是只有出自中国安徽泾县的纸才是正宗的宣纸。泾县,位于安徽南部,隶属宣城市管辖,泾县纸故称宣纸。自从唐代盛行以来,“中国宣纸”的名号响彻天下,历经千年岁月,依旧光华璀璨。

每一个读书人都对宣纸有着深厚的感情,那是一种宣纸情结,一经萌发便根深蒂固,再也无法消减。犹如诗人对春花秋月的缠绵,犹如壮士对边塞大漠的感怀,犹如书生对红颜知己的痴恋,多少绵绵爱意,多少壮烈豪情,多少离愁别恨,多少快意人生,任是怎么书写,任是怎样的长卷,也是永远抒发不尽,永远描绘不完的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诗中的境界,用来表达对宣纸的感情,应是再恰当不过了。

宣纸是神圣的,富有灵性。自古到今,最好的宣纸都是手工制作的。机器可以大批量复制一种产品,但是永远无法赋予产品灵性,经过人类的大脑、双手、心灵,用智慧,用情感,甚至用鲜血和生命,才能有浴火重生般的光芒和生生不息的传说。

宣纸最重要的材料是青檀皮、沙田稻草和杨藤汁,在安徽泾县的绿水青山中,这三种植物其实很普通。但是,只有在泾县出产的原材料,才是最优质的,才符合宣纸的质量要求。繁复的手工生产工序,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捞纸、贴烘等十八道工序,短则一年,长则两年,犹如孕育一个崭新的生命,经过水火相济,日月光华,经过造纸工人的悉心呵护,一张冰清玉洁的宣纸才横空出世。

很少人能够见识宣纸的整个生产流程,那是严格保密的,据说包括日本在内的好些国家曾处心积虑地刺探宣纸的生产工艺,但是他们都摸不着门道,即使得了个形式,也偷不到神髓。传统文化靠血脉传承,它深埋在土壤中,深藏在内心里,有形又无形,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个中乾坤,岂是谁都能参透的呢?!

于是,充满灵性的宣纸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柔韧品性,“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可以历经千年,光洁如初。“纸寿千年”一词除了赞美,还蕴含着更丰富更深厚的内涵。

想起宣纸,就想起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想起了高适、岑参、苏东坡;那些吟唱千秋的诗行,是依附在宣纸上的魂魄;想起宣纸,就想起了《聊斋志异》、《红楼梦》,那些教人断肠令人欲罢不能的故事,犹如江南的烟雨,从古代一直淅淅沥沥到今朝;想起宣纸,就想起了王维、米芾、郑板桥,想起了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或气势磅礴,或朦胧唯美,或清秀脱俗,或嬉笑怒骂,泼墨挥毫洋洋洒洒,龙腾虎跃大江奔流,让一张轻轻的宣纸,表现得惟妙惟肖似梦似真;日月乾坤风云际会,英雄本色儿女情长,让一张薄薄的宣纸,渲染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

一张宣纸,我看到了长城万里云水千山,听见了空山鸟鸣飞瀑流泉;一张宣纸,我看见了孤帆远影小桥流水,听见了残红飘逝风萧马鸣;一张宣纸,我看见了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听见了雨打芭蕉琴声悠悠……从来没有任何一种载体,能够像宣纸那样承载起如此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包容着如此厚重而又轻灵的万千气象!

有着莽莽太行的筋骨,秀美峨眉的纹理,这就是宣纸;有着黄山松的傲骨,昆仑草的坚毅,这就是宣纸;有着土地的质朴稻草的芬芳,耕耘的艰辛丰收的喜悦,这就是宣纸;有着长江黄河的酣畅,东海南海的博大,这,就是宣纸!

中国宣纸!

 http://s2/middle/4db5806bgc9a786d33ea1&690

http://s16/middle/4db5806bgc9a7856f91cf&690

http://s8/middle/4db5806bgc9a783edec67&690

http://s4/middle/4db5806bgc9a780059053&690

http://s9/middle/4db5806bgc9a78d515e58&690

http://s8/middle/4db5806bgc9a78f4c5887&690

http://s4/middle/4db5806bg7a90c0e4b303&690

http://s16/middle/4db5806bgc9a78870760f&690

http://s12/middle/4db5806bgc9a78b15184b&690

http://s6/middle/4db5806bgc9a780ffb745&690

http://s8/middle/4db5806bgc9a77f8d9c37&690

http://s16/middle/4db5806bg7a90c049e73f&690

http://s3/middle/4db5806bgc9a792ecc5b2&690

http://s3/middle/4db5806bgc9a792223d72&690

http://s2/middle/4db5806bgc9a7910a6a81&690

http://s16/middle/4db5806bgc9a78f77d1f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到大北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