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2015-07-23 08:50:21)
标签:

原创/我行我摄

泽丹卓玛

分类: 我行我摄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题记:

在大理,会有一日的自由行时间。大理古城,双廊,蝴蝶泉,崇圣寺三塔,喜洲…太多的美景。反复的纠结与考量,反复徘徊与筛选之后。终于,还是因那句‘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经验之谈,选定了那一日由喜洲去往双廊的环洱海之行。

泽丹卓玛°

 

夜幕过后,天空再次晴朗如初。走出酒店大门,嘴角不禁上扬。是的。高原的空气虽有些许稀薄。可,阳光与蓝天却总是仰头可见,触手可及。好空气亦是毫不吝啬,任你肆意取之。

 

司机师傅憨态可掬,言谈随和。简单的问候与确认之后,便启程了。

 

酒店位于洱海南端,西岸。环绕洱海一周的景观公路全长115公里。于是,沿着西岸,一路向北,沿洱海顺时针方向前行。

 

阳光中的洱海,

犹如一块镶嵌在千山百峰的美玉。

美得晶莹,

美得剔透。

晶莹间闪烁着温暖,

剔透中映衬着悠悠的山影。

 

苍蓝下的洱海,

宛若一位身披着碧衣翠裳的仙子。

仙得清丽,

仙得冷艳。

清丽间驿动着微笑,

冷艳中隐含着脉脉的柔情。

 

冬日里的洱海,

时而静若处子,

好似一位倾听者。

聆闻着心灵的声音。

 

冬日里的洱海,

时而随风波动,

好似一位抚琴人。

叙弹着年轮的民谣。

 

洱海,是因西洱河塌陷而形成的湖泊。之所以命名为海而非湖,言传,是源于白族人从未见过海,才将洱海命名为海。于此,却不敢苟同。因藏族人赋予高原湖泊的称谓是海子。因此,洱海海字的出处,想必,或许,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

 

左观苍山,右望洱海。伴随着车子在山与海之间的疾驰,与司机师傅谈及关于大理的种种。苍山,又名点苍山,位于洱海西岸,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自北向南,十九座巍峨雄壮高耸入云的山峰首尾相连,犹如巨龙。雄壮嵯峨,气势磅礴。苍山,任意的山峰,海拔均超越3500米。其中,以海拔4122米的马龙峰最高。

 

感叹之余,再次放眼凝望。远远的山巅之上,大片大片的神圣洁白。原来,那些定格在薄云萦绕之中的皑皑白雪,便是大理风花雪月中所隐喻的‘苍山雪’。

 

不知不觉间,一幢幢二层高的白族民居展现眼前。原来,已然抵达喜洲古镇。据说,白族人已然在喜洲生活定居了千年有余。喜洲,是名副其实的大理文化发祥地之一。此外,西靠苍山,东临洱海的喜洲,还是众人皆知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下车前,司机师傅取出一张门票递交手中,并商定了见面上车的时间。

 

走上干净的石板路,放眼四周,缓缓前行。眼中的喜洲,有保存完好的白族民居。有和蔼友善的土著居民。有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店。有美味诱人的传统美食。眼中的喜洲,端庄古朴,精致典雅。流转着大气飘逸的风采,弥漫着深厚淳朴的质感。

 

视觉上,白族的建筑风格,跟徽派建筑略有近似之处。白墙灰瓦,雕梁画栋。或许是沿袭了明清古建的特色。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特点。几乎每栋住宅都建有垒砌精美的门楼,并搭配以雕工精湛,画工精致的木质大门及门楣。且木门之后,绝对不会直接看到院落。那里,会有一面修砌得高大美观的照壁将院中风景藏匿其后。白族人异常注重居所设计,当然,更加注重门楼的气派与风格。自古至今,绝大多数的白族人,一生勤勉,不懈追求,就是为了能够建造并拥有一栋舒适讲究的住所。且古时的白族人尊崇墨客雅士。往往,凭借门楼与照壁的建盖高度就可推断出主人的身份与学识。若祖上家中不曾有才高与德高的文人及学者,就不允许建造高大的门楼与照壁。

 

游走街巷。漫步院落。浅饮由白族金花奉上的三道茶。观看了精彩纷呈的白族传统歌舞剧。而后,坐在拐角处的空地上晒太阳。白族,顾名思义,果然崇尚白色。女子名金花,通常身着白服,搭配色彩艳丽的刺绣坎肩,头戴风花雪月头饰。男子统称阿鹏,穿着白色的对襟上衣,搭配颜色各异的花边黑领褂。在喜洲,身着民族服饰的金花随处可见。

 

再次上车。去往喜洲附近的沙村。那里,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泛舟于洱海,体会古人之雅趣。

 

一排排手摇小船,一位位年长阿鹏。碧波荡漾,百鸟飞翔。空灵浑厚的船歌,不绝于耳的传唱。彼时,看到湖心小舟之上的水鸟。那就是睿智神勇的鱼鹰。鱼鹰又名鸬鹚,以鱼为食,是名震四方的捕鱼大咖。洱海的渔民勤劳智慧,世代与鱼鹰相依为命,对鱼鹰驯养有方。每每,鱼鹰都会在主人的歌声中,矫捷下水,迅疾抓鱼,主动靠船,将鱼交至主人。而后,在围观游客的喝彩声中,被主人连同被捕鱼儿一同打捞而起,高悬展示。一连串的动作,几十秒的光景。百发百中,不费吹灰之力,一气呵成。很难想象,如此一套人鹰完美配合的绝妙技艺,已然历史久远。且仅靠世代相教的口语秘述得以传承,无任何形式文字记载。

 

此后,湖心小岛的短暂停留。品尝味道鲜美的鱼肉。那是曾亲眼目睹,鱼鹰所捕获的战利品。于是乎,美食配美景,更让泛舟之趣锦上添花。意犹未尽。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尽管,双廊的部分街巷都在修葺中。但,当车子在狭窄不平的小路上穿行而过,豁然开朗的那一瞬,还是被那片海,那片令人一见倾心的海所震撼。

 

远处,

群山叠翠,

霞光万丈,

天光云影共徘徊。

 

近处,

碧波万顷,

错落有致,

亭台楼阁依水建。

 

那是人类与自然的相得彰益。那是人类借势自然之美所打造出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双廊,不愧堪当沧海风光第一镇的美誉。

 

都说洱海是最适合发呆的地方,于是,在临近码头的一家咖啡厅要了咖啡,休息了片刻。而后,坐上摆渡的客轮,去往南邵风情岛。

 

岛屿不大,三四十分钟便可徒步环岛一周。驻足,远眺,休憩,拍照。闲庭信步,趣味盎然。偶遇风花雪月的新婚男女。偶遇拾柴劳作的中年妇人。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看到渐行渐远的客轮。远观苍山,近观洱海。时而,水天一色,如梦如幻。时而,斑驳陆离,如诗如画。

 

那时那刻,水的这一方,天堂在人间。

那时那刻,水的另一方,人间在天堂。

 

『泽丹原创。谢绝转载』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

夜的钢琴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