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我行我摄泽丹卓玛 |
分类: 我行我摄 |
题记:
2014年元月,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发生大火的一周之后,抵达了那里......
早已预订的行程。2014伊始的云南之行,会在迪庆停留一晚。酒店,订的是独克宗古城内一间藏式风格的旅社。
然而,当我,还沉浸喜悦于可以亲眼目睹那个最古老且规模最大的藏民居群。当我,还憧憬幻想着可以漫步游走在洒满银色的月光之城。当我,当我还未有幸与之谋面。一切的一切,美好的向往与期待,都伴随着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而灰飞烟灭,面目全非了。失落。惋惜。哀伤。叹息。大火的损失触目惊心,造成了三百多栋藏式民居的烧毁与破损,以及诸多唐卡及佛教艺术珍品焚于火海。
大火之后的三日,接到了携程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需要变更酒店。经过一遍遍地联络询问后得知,所预定的那家酒店因坐落于古城边缘,虽在大火即将蔓延波及前一刻被幸运扑灭。但,由于整座古城损毁严重,于是,在所预订的那个时间段,该酒店或因戒严而无法开门纳客。听罢之后,心有不甘。不想如此这般与之擦肩而过,错之交臂。于是,便用尽耐心多次与之沟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等到了携程回复,确认那家酒店可以正常营业之时,内心才有了一丝丝的安慰。
时光就是这样,前一秒钟还美轮美奂,活灵活现。下一秒,或许便只剩下惨不忍睹,与满目苍夷。
迪庆,唐代吐蕃王朝的领地。今朝,月光广场一侧的大龟山,便曾是那个时期垒石为城的官寨,名曰铁桥东城。相传,古城建造初期,曾有活佛登上山巅遥望古城,感慨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端坐于莲花之上。于是,负责修建古城的工匠们便将古城设计为八瓣莲花的自然分布。与此同时,能工巧匠们还将当地盛产的白色粘土作为外墙涂料,将整座古城装点成为统一的白色。每逢月夜,明亮皎洁的月光洒满白色的墙面,如同银色圣洁的涟漪。熠熠生辉,如同仙境。曾几何时,这座古城,亦因它的独特与浪漫,慢慢地被当地藏民们称为‘独克宗’。藏语意义为白色的石头城,又名月光城。
那一日,从松赞林寺返回迪庆市区时,天色已晚。车子,将当晚入住在古城的一行人放在了月光广场。那里,距离酒店,步行仅需三分钟。酒店的接待人员已然等候在那里。看到我们,点头寒暄。而后,微笑着引领我们走过了层层的守护与戒备。
入住之后,匆匆放下行囊,便起身疾步走向月光广场。刚刚路过时发现,虽然古城戒严封闭,但,转经筒所在的大龟山与大佛寺是开放的。那个时刻,正好是太阳与月亮交替的黄昏时分。天空中,既感受不到暖人的阳光,亦寻不见皎洁的月色。暮色四合,满目苍凉。隐隐地,还能嗅到丝丝缕缕焚烧之后的糊焦味道。
被忧伤的情愫萦绕,步伐也不由得放慢。从酒店去往月光广场的短短几分钟,就看到了很多只流浪狗,流浪猫。它们,不时地从我身边走过,或徘徊站立于破败残缺的屋顶。望着目光呆滞流离失所的它们,胸口处,瞬间有被压迫压抑的憋闷与伤感。
独克宗,茶马古道之上的重要枢纽,军事重镇。自古以来,亦是云南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月光广场,是进入独克宗古城的必经之路。然而,那时那刻,却是冷清萧瑟,空空荡荡。不见了热闹喧嚣的人潮。不见了豪迈尽情的舞者。放眼望去,只看见,几辆消防车安静整齐地停放在那里。只看到,一些武警战士训练有素地守卫在那里。
踏上大龟山的石阶路,向着那个金色硕大,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方向攀登。途中,经过了大佛寺烟雾缭绕的殿堂。辗转几十个台阶,就登上了转经筒所在的平台。
这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看上去,直径约四米,高约二十米。筒身为炫目的金黄色。上雕刻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还有佛家的吉祥八宝图。据说,经筒内还藏有多种佛宝约十几吨。于是,想要转动它可不是件易事。因力量有限,自然是无法推动分毫。只好放弃作罢。默念起六字真言,顺时针地围绕它走上九圈。
大经筒三面的围栏,是由汉白玉石雕砌而成。站在那里,可以俯瞰到整个月光古城。原本保存最为完好的藏式民居,没有近在咫尺。原本车水马龙的喧闹集市,没有尽收眼底。取而代之的,只是那一时那一刻,支离破碎的一片废墟,一片狼藉。迎着随风飞舞的经幡,穿越还未苏醒的枝条,看到了焦黑模糊的断壁残垣。坍塌散落的砖石瓦砾。大火过后的一周,这里已然有了被清理清扫过的痕迹。驻足眺望间,还能看到挖掘机与推土机仍在工作。
前一时还是美好,过一时便是败落。不禁令人黯然神伤。人,与美景,原来都经不起等待。明日续明日,日复一日的结果,或许就是一生的错过……
『泽丹原创。谢绝转载』
更多行走的图文,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泽丹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