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我行我摄泽丹卓玛 |
分类: 我行我摄 |
题记:
宫崎骏执导的动画片《天空之城》,据说,原型就是崩密列。
或许,是看惯了石头森林的精美。或许,是源于一颗已然老去的心。不知何时,开始着迷于那些原始的味道,朴实的真实,本源的自然。于是,对于自选行程,去洞里萨湖还是去崩密列的抉择上,选择了后者。是的。一定要去近距离地感知那被时光自然磨砺而出的苍老。
崩密列,这座凋谢隐秘于荒僻角落的古寺,当第一次听到它名字的时刻,它便散发着一种无法抵挡的诱惑力,令人无限遐想,浮想联翩。那些不着边际的想象,如同一幅幅生动诡异的画面,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未曾谋面,便已经被其深深蛊惑。
抵达崩密列时,约莫上午十时的光景。穿越石桥,被小河之中那大朵大朵盛放着的莲花所吸引,顺着成片的莲叶远远望去,居然一眼都望不到边际,满满的都是绿色。走上绿树成荫平坦开阔的长廊,道路两旁,还依稀可见一段段残缺不全却雕工精美的石头护栏。护栏之上,三三两两地坐着许多当地的小孩子。大多数孩子的面前,都摆放着几个瓶子,里面装满了一粒粒坚硬的植物。据说是花梨木的种子。这里的孩子们在言谈举止间,好似比其他几个旅游景区地方的孩子单纯可爱,眼神清澈明亮。他们友善,爱笑,喜交流。同行的伙伴们,忙着从包包内掏出糖果与饼干分享给他们。于是,气氛活跃,其乐融融。
仅仅三五分钟的步行之后,那座破败的寺院便呈现眼前。古老的姿态,神秘的气息。曾经的宏伟壮观,如今的坍塌残落。曾经的辉煌灿烂,如今的颓败苍凉。
此时的崩密列,或许与若干年前那些国外的探险者发现吴哥窟时的样子如出一辙。塌陷的庙宇,残缺的石墙。杂草丛生,青苔遍野。此时的崩密列,的确是一座未被现实所染指的古老废墟。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自然而然地慢慢风化,慢慢老去。此时的崩密列,果然有着未被钢筋水泥所亵渎的原始与古朴。那些被风蚀腐化了的断壁残垣,没有一丝现代的气息。然而,却诠释了曾经的历史,留下了追踪的线索。据学者推测,这里亦是同吴哥窟一样,始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是一座建造于鼎盛时期的印度教寺院,供奉湿婆神。
天空中的日头,那外面世界的日头,还是依旧的火辣与强烈。但,都被那些千年古树所遮蔽住了。于是,这里面的世界,就便变得异常的清爽凉快。仿佛在提示每一个到访者,这是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领域,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空间。整个庙宇之中,供游客们行走的,是一条搭建在废墟之中曲折的木质栈道。其中,有一段路,要在没有一点光亮,漆黑狭长的废弃黑洞之中穿行而过。即便是结伴而行的过客,都无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好似连通着当今与过往,古老与现实。穿越这长长的栈道,仿若穿越了时光隧道,穿越了古老的岁月长河,去到千百年前那个富庶卓越的年代。
这里的色彩单一,没有任何五彩纷呈的景致。除了灰色,便是深浅不一的绿色。无处无在的,依旧是石与树纵横交错的奇观。尽管,很多的石刻都已经遗失。但,还是会看到镌刻精美的图案与造型。坍塌之后满地散落的石块,上面布满了青绿色的苔蔓。只见,那些根茎粗大的树木,将一块块的散落着的巨石紧紧地维护庇佑。千百年的相依相伴,千百年的悱恻缠绵。不离不弃地度过漫漫长夜。地老天荒。
人不是很多。除了当地的孩子们之外,几乎都是鬼佬们的身影。而他们好似都在临行前商量好一般,几乎清一色地不走栈道。有的,坐在石板上凝视着支离破碎的石墙发呆,流露出颓唐的神情。有的,攀爬到湿滑散落的石堆之上,练习飞檐走壁,自得其乐。
时光流转,辗转迂回之间,还是看到了它惨败的心。是岁月的摧残,还是时光的磨砺?任何辉煌,任何灿烂,终究还是抵不过年轮的涤荡,与万千风雨的洗礼……
此时的崩密列就是这样,依然藏匿于丛林的环抱。慢慢地苍老,慢慢地凋零。
后记:
行走之间,已然慢慢地习惯了柬埔寨闷热的天气。空气中,似乎夹杂着无法识别却可轻易触摸到的水蒸气。一旦离开了空调所无法掌控的地带,就会立刻被扑面而来的热浪重重包围。但尽管如此,却还是喜欢这里。因为这里的悠闲惬意。因为这里的安静沉凝。因为这里的古典与清雅。
这里的一切,都好似是缓慢的。缓慢地延续着生命的进程,各自的进程。包括旅行者的行程,也都是有条不紊。每一日的清晨,都可以在明亮暖暖的阳光下自然醒。每个午后,都可以躲避太阳的炙烤,享有充裕的午休时间。坐在酒店的大堂里身心放松地聊天,上网。抑或是回到房间里听着音乐,趴在舒适的床上小憩,享受与世无争的恬静。
而这些的这些,亦都是此次柬埔寨之行,弥足珍贵的时光。
『泽丹原创。谢绝转载』
更多行走的图文,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泽丹卓玛
令人震撼的门庭。
虽然,此处的很多雕刻石像都已被盗走,但残留下的,也不乏精美。
曾经的雄伟壮观,如今的坍塌残落。
一条木质栈道,揭秘久远的历史。
未被钢筋水泥所染指的朴实。
塌陷的庙宇,残缺的石墙。
镌刻精美的图案与造型。
坍塌之后满地散落的石块,上面布满了青绿色的苔蔓。
坐在石板上凝视着支离破碎的石墙发呆,流露出颓唐的神情。
随处可见,石与树纵横交错的奇观。
这里的色彩单一,没有任何五彩纷呈的景致。除了灰色,便是深浅不一的绿色。
据学者推测,这里亦是同吴哥窟一样,始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是一座建造于鼎盛时期的印度教寺院,供奉湿婆神。
此时的崩密列,或许与若干年前那些国外的探险者发现吴哥窟时的样子如出一辙。
在废墟中游戏的孩子。
任何辉煌,任何灿烂,终究还是抵不过年轮的涤荡,与万千风雨的洗礼。
对着护栏上一群小蚂蚁拍摄的异国女子。
古老的姿态,神秘的气息。攀爬到湿滑散落的石堆之上,练习飞檐走壁,自得其乐。
随处可见的缠绵。
赤脚行走的小女孩儿。
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黑洞。此时的崩密列就是这样,依然藏匿于丛林的环抱。慢慢地苍老,慢慢地凋零。
每次看到这样衣衫褴褛却眼神明亮的孩子,内心总有酸楚。
同行的伙伴们,忙着从包包内掏出糖果与饼干分享给他们。
被阳光晒得黝黑的小脸。
这里的孩子们在言谈举止间,好似比其他几个旅游景区地方的孩子单纯可爱,眼神清澈。
同伴们一致认为,这是我们见过的最美丽的柬埔寨女孩。
同事拍下了我与她的合影。
小小年纪就要以贩卖为生。
他们友善,爱笑,喜交流。这是一对爱唱歌的小姐弟。
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