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我行我摄泽丹卓玛 |
分类: 我行我摄 |
藏经楼前的那一抹火红。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不属于这个世间。
题记: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WILLIAM BLAKE°
从崩密列返回的那个午后,天空中,开始迅疾地积攒起大朵大朵厚厚的云,仿佛一场预想在傍晚才会洒落的雨,将会提前来临。然而,什么都不会阻挡脚步,延迟步伐。当终于与这座辉煌雄伟,记载着扑朔迷离历史的城池邂逅相遇之时,放眼四顾,内心释然。
吴哥窟,又称小吴哥。对于它的身世与由来,已是略知一二。苏耶跋摩二世,一位柬埔寨历史上最为伟大英明的帝王,于十二世纪,前后耗时35年,花巨资建成了这座气势恢弘的宫殿寺院。或许,自古至今,古今中外,但凡叱咤风云,具备盖世英才的君主帝王们,都会在征服疆域河山的同时,期待能够留下一些貌似可以永恒的建筑。奢望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间,留下永恒,留住永恒。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踏上印痕斑驳的石板路,亦是通往这座宫殿,穿越护城河道的必经之路。去观望历史,去观想曾经。
宁静无澜的护城河水,细说着这座城池的日月往事。零星散落的外院碎石,暗示了这座城池的几经沧桑。
自从儿时去过故宫之后,已经再没去了。面前的这座宫殿坐东朝西,有着与故宫一样的威严,壮观。与紫禁城高高的红墙相比,吴哥窟的外院城墙别有一番清贵之气。完完全全是雕刻精美的石砌回廊,依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雕梁画栋。然而,却不知,它,是否也曾有如紫禁城那般历经了风云变换,动荡劫波。历经了百转千回的权势之争,风月之痛。爱恨情仇,与悲欢离合。
穿越外墙的石门,再次沿着石路前行。远处,在开阔翠绿的草场之上,五座灰褐色的宝塔静谧肃穆地屹立在白色厚重的云层之下。四座小塔纵横排列的正中,傲然矗立着一座高塔。近处,浓郁茂密的树林之间,鲜红的凤凰花开得摇曳多姿,姹紫嫣红。
石路两侧的藏经楼里,早已没有了梵文经卷。于是,透过那道石门,穿透那段黑暗,便一眼望穿,看到了令人匪夷所思,令人眼前一亮的一抹火红,一副奇美之景。
藏经楼外,一大片草长莺飞的绿地之上。几个孩童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奔跑着,追逐着,嬉戏着。
倚靠在阑珊处,看着这般轻松怡然的快乐,也不禁地嘴角上扬,微笑起来。这些孩子们的快乐,在这一刻,与那些生活在繁华都市之中,衣食无忧的孩子们的快乐是相同的。他们,片刻间,遗忘了那些生活中所要面临的潦倒与穷困。他们,片刻间,淡忘了那些在生活中曾经经历的失望与苦难。
在那一刻,你是多么地期望,多么地期待,这些孩子们的明天,犹如刚刚看到的那副奇景,犹如刚刚拍下的那张照片。黑暗是短暂的,痛苦亦是短暂的,穿越黑暗,黑暗之后,便是艳阳,便是晴天。
自知无法改变什么。凝思之后,遐想之后,终归都化作了那一刻的叹息与无奈。现实中,是否真的有‘穿越’的存在?如果有,那么,穿越了那道门,这些孩子,是否便可以回到这个国度那个曾经富足与安乐的时代呢?然而,现实的现实就是现实,容不下人去一厢情愿地臆想与发呆。逝去的已是逝去的。过往的已经成为了过往。就如那藏经楼前的池塘,早已是荷叶不再,莲花不见。有的,只是那一池不再清澈浩淼的混沌之水…
内院的外墙,相对于外院的而言,矮了许多,且早已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从左侧北向的一层回廊进入到吴哥窟的中心。即,大中小三个长方形的回廊,依照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印度教建筑风格建造的象征着须弥座的宝塔建筑群,以及那象征着须弥山的五座宝塔。
沿着长廊行走,墙壁之上,依旧是唯美绝伦的壁画,古代工匠们的技艺,可真是精准得无可挑剔。说他们巧夺天工也不为过。细细地观赏着这一幅副的雕刻,都是精湛得如同神迹。超凡脱俗的花儿朵朵,栩栩如生的千佛雕像。貌美如花的翩翩仙子,还有那盘根错节的铭文过往。
穿过千佛廊,穿越二层回廊。时而,看到身披袈裟的僧侣者,赤脚经过,橙袂飘飘。时而,看到肤色各异的旅行者,凝眸思索,沉寂无言。疾步穿行的,驻足拍照的,静坐沉思的,顶礼拜服的。不论他们在做着什么,想着什么,却都是看似神色淡定,神情坦然。你想,这,恐怕就是这座城池的魅力所在,魔力所在吧。
不经意间的一个转身处,肃静而立的五座宝塔已然近在咫尺。
抬头仰望。经过了千百年的洗礼,千万场的风雨,它的风韵依然犹存。虽然,已有些破碎,有些残损。却在神灵的庇佑之下,有着年轮之后的苍劲美感。犹如那雕刻在砂岩之上的莲花,依然美丽,依然卓越,依然坚韧,依然沉着。不会在风蚀中消逝。不曾在年轮中屈服。姿态安然,笑对风月,静如止水,与世无争。而它的主人们,却早已化风而逝,化蝶而去了。
那时那刻,尽管,人来人往,喧嚣热闹,却也掩不住人去楼空的忧伤,与寂寞。
既来之,那么,岂有不登顶的道理。纵然恐高,却还是心意坚定地攀岩而上。你知道,很多事,如果错过了,或许今生今世,都不会再有靠近的机会。
登高望远。繁华已落尽,城似莲花开。站在主塔的廊桥之上,眼前风景,果然非同一般。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轮回,仿佛看遍了世间美景。千百年前的帝王,你是否也曾在此极目俯瞰,沉凝心事,落落寡欢。抑或是在此,怡然满足,微微而笑呢?
找个地方小坐了片刻。短短的两三小时,无法将有关它的一切尽收眼底。无法将关于它的一切熟识于心。很想坐在那里,等在那里,等待日落的余晖洒落在那纵横交错的塔尖之上。但无奈,在那一刻,天幕黯然,暴雨即将来临。于是乎,千般留恋,万般不舍,也只能化作无可奈何的再一次转身与回眸。
带着回味,带着怅然,起身离去。
吴哥城,还是千年之前的城。城外的菩提树,亦好似是千年之前的树。
彼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此时,一城一天地,一树一桑田。
暴雨来临之前,菩提树下的微笑与等待。也仿佛早已是发生在经年以前的事了……
『泽丹原创。谢绝转载』
更多行走的图文,请关注我的新浪微博:泽丹卓玛
远远望去,在水一方,便是那座日思夜想的城。
外院的石门。
象征着须弥山的五座宝塔。
坐落在外院内石板路两侧的藏经楼。
自由自在奔跑嬉戏,暂时遗忘了心酸与苦难的孩童。
看那火红的凤凰花。
透过那道石门,穿透那段黑暗,便一眼望穿,看到了令人匪夷所思,令人眼前一亮的一抹火红,一副奇美之景。
不再清澈见底的一汪池水。
处处可见雕刻得精美绝伦的壁画。
吴哥窟建筑风格的特色之一,以回廊贯穿壁画。
橙袂飘飘,赤脚行走的虔诚僧侣。
被雕刻吸引,攀岩拍摄的行游者。
在这一刻,你所思索的世界,是什么颜色呢?
虽然历经沧桑,却好似不染尘埃。
近在咫尺的吴哥窟主塔群。
鳞次栉比的层层回廊。
极目远眺的美景。
令人叹为观止的石门。
塔尖上的风景。
回廊的外侧墙壁之上,也尽是这般巧夺天工的浮雕。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右侧的这一尊飞天女神像,笑而露齿。是的,这便是寺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
驻足,停留。攀岩至上之后的沉思。
繁华已落尽,城似莲花开。
吴哥,为何你总是与悲伤有关,与哀伤相连,带着不容置疑的破碎美感。
吴哥窟外,那棵似乎观望了千年过往的菩提树......
HINATA VS N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