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在中国行上海七宝古镇聋人旅游 |
上海市内有一种千年古镇,这就是七宝古镇。七宝古镇位于上海西南的闵行区七宝镇,是如今的七宝保存着古朴的建筑风貌,我已以前去过这里了,和江苏浙江的古镇、上海的朱家角古镇,差不多都大同小异。说到江南古镇,必该是远离市区或者到郊外。这古镇竟然在上海大都市其中,简直是现代都市点缀着一块千年古玉的城中之镇,正如上海人说:“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交通很方便,在市内可以乘地铁9号线下站。七宝古镇是免费的景区,不过古镇的各个展览馆要收费,联票45元(双人60元),分为张充仁纪念馆,老行当纪念馆,蟋蟀草堂,当铺,棉织坊,钟楼和七宝周氏徽雕馆。
七宝古镇主入口牌坊
拍了入口的古镇牌坊,牌坊上注明着这座古镇的历史“北宋遗存”
入口处有座假山,假山上有座精美的小亭子,吸引很多游人驻足拍照。
入口处对面的这个小塔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具有古老古香的七宝老街(七宝美食街)来尝小吃的食客人很多,一望过去都是人啊。。。恐怖的人群真让我们寸步难行。。。。我们逛了一条有很多小杂货店的小街道,周末时期人流自然达到了非常高潮。。。店里卖着各色各样的小工艺品。
走过了不长的老街,来到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叫老街食坊,这里有许多七宝土产,之后在街上闲逛,慢慢体会千年古镇的丰韵。
我特别眷顾这小桥流水的周边古镇。
七宝古镇是一个古色古香的上海旅游胜地之一,虽然它没有江苏浙江的古镇那么古老,但算是在这先进城市中另一种完全不同风味的古老小镇。
古镇还是蛮古老的,不过两侧深白色的明清建筑墙刷的太新了。。。
七宝古镇有许多各式各样美味的美食小吃,七宝传说中的土产小吃比如方糕,海棠糕,七宝汤团,常熟的叫化鸡,咸鸭掌包鸭肠各式卤味等等。。。听说海棠糕和方糕以前属七宝的最地道。美食小吃比较物超所值,我建议大家如有兴趣想去吃七宝小吃最好空着肚子吧,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可惜我却只能望美味而兴叹(这时我己饱肚子。。。),只能祈祷自己的胃努力工作,让我在闲荡之后能空出胃口再吃这些美味!!!
七宝的招牌是白切羊肉,白切羊肉吃起来肥了点。。很不错
棉织坊,明、清时期,七宝隶属松江府,是“衣被天下”的主要集散地。
馆内设“喜堂”,重现古七宝明清代的婚俗场景。
馆内展示以植、收、纺、织、染为主要的传统工艺,介绍七宝曾经辉煌的棉纺织业。
古镇还有一大特色——皮影戏。在老街的七宝皮影艺术馆里,等有一定数量的观众可以便精彩上演。
馆内陈列着许多琳琅满目的皮影画,看得让我们爱不释手~~
张充仁先生这位世界级雕塑大师(1907—1998),七宝人。艺术才华过人,青年时代到比利时求学雕塑,学成回国,他以引人为傲的作品于欧洲好几次获殊荣。
张充仁纪念馆展示作品、先生生平图片及艺术成就。
七宝古镇的古戏台。
七宝古镇的蒲溪坊是上船的售票地点。
上海七宝自古就是沪西地区的重镇。如今老行当纪念馆里面纪录也陈列了许多过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老行当,比如弹棉花、铁匠、铜匠、木匠、编匠、裁缝铺、扎匠、制秤、算命等行当,让现代人从这里看到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那沿街吆喝的扎匠、铁匠、爆米花、弹棉花等行当,如今技术的发展减少了人力物力,而有一些也已经成为了历史。
蟋蟀草堂是上海七宝古镇蟋蟀博物馆。
上海七宝蟋蟀至今被虫迷奉为土虫之极品,有着深厚的蟋蟀文化之根底。蟋蟀如今已经成为七宝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蟋蟀草堂院子里,有一个浮雕墙壁,看了介绍才知道这幅浮雕的含义:乾隆皇帝喜蟋蟀,下江南时,曾住跸松江,南方官员星夜驶马进贡一批良种蟋蟀,途经七宝时,马匹失蹄倒地,进贡的蟋蟀尽数逃逸,从此便在七宝留下了良种蟋蟀。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七宝蟋蟀是很好的。
在蟋蟀馆里的壁画介绍着古代的观看斗蟋蟀比赛,斗蟀表演时每对蟋蟀还要像拳击比赛一样按体重分出级别
蟋蟀草堂陈列着蟋蟀器具和一些与养蟋蟀有关的用品,更多了解养蟋蟀的文化。
逛完古镇向前走,看见七宝教寺,它是三国东吴大将陆逊之孙陆机,由吴淞江畔迁于此,扩其形制而成佛寺。后来吴越王钱鏐游览过赐以《金字莲花经》曰:“此亦一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