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w88.net/ResFile/FileDesk/240/0947/20070316001415660.jpg
吴咸中院士晚节不保
范维乾
看着中科院院士吴咸中老态龙钟的样子,却一点不亚于“老黄忠”,为了“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惜频频抛头露面,也不怕外面风雨大,伤着了身子,毁了院士名誉,您辛苦了!
您一辈子搞急腹症,将中西医两种方法同时用在一个病人身上,疗效提高了,做出了成绩,党和国家也没亏待你,让你在中科院风光。以你的高龄和身份,不会忘记当年中国党政所说吧?原话说::“1958年11月,党中央对卫生部党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总结报告的批示中曾提出要‘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这个指示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所谓高明的理论家同高明的医生定义是不同的,这是党期待我们西医学习中医以后,不仅要会用中医的方法治病,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研究祖国医学,在医学理论上,写出新的一章----如对于经络的研究----都揭示出创造新的医学理论的可能性”,“两种医学结合起来-----这样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结果,就必然引起医学科学的质变,产生出我国所特有的医药学派”。
党和国家说的很清楚,国家搞“西学中”,不是为了搞中西医的“两法并用”,而是要发生“质变”,就是“结合”,在结合中“质变”,在理论上“写出新的一章”,产生出新医学,其标志是理论上的结合而产生出了新医学的理论。这与“高明的医生”搞“两法并用”不可同日共语,结合不是并用,并用不是结合。但是你把中西医两法并用说成中西医结合事业,以你院士身份,当然不会把二者搅混的。那是说,你通过“并用”,已经在理论上创造出了新医学。这样大的贡献,怎么你谦虚到闭口不提呢,卫生部也没有宣布呢?
以你院士身份亮相社会,大谈中西医结合事业,恭喜你又有了新的光辉形象----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形象大使。请问,你是“高明的理论家”还是“高明的医生”?你可别摆手不承认,你在屏幕上居高临下,又在中科院行走,那是顶尖的“高”!这两高你必居其一。
你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你是创造了新医学的“高明的理论家”。你是最了解“胃”的专家,新医学的“胃”是什么意思?既然“肺热叶焦”发为痿证,为什么又说“治痿者独取阳明”?恕笔者不才,因为黄帝们认为肺胃主一身之津液,痿证是津液之病。那么“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又是什么意思?“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笔者再次班们弄斧,这是讲多食盐致血液高渗,细胞内液“注入”血液,细胞内液缺少,故“胃中竭”,我们用现代科学使“胃”现代化,原来黄帝们把细胞称为“胃”。胃主受纳,细胞质膜受纳着细胞内液,细胞内液是运化的主体,称为“脾”,故“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使津液(内液)运动变化,故“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不知院士有无他议?如果你是搞结合而不是搞并用,你在“胃”问题上创造的新医学理论是什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如果你仅仅把“胃”等同于消化道,那你也只能搞“并用”,不管用的怎样成果累累,不管把现代科技手段全用上,那你也只能是大搞“两法并用”的“高明的医生”,绝不是搞“结合”的“高明的理论家”,不知你是否认同?
搞“并用”也是为国为民做贡献,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你把“并用”说成“结合”,搞并用就是结合,结合就是并用,用“并用”替代“结合”,掩盖未“结合”未创造新医学的事实真相,把“高明的医生”与“高明的理论家”混为一谈。这样做,客观上是否有搅浑中西医结合事业大“市场”,阻扰中医现代化事业,否定党和国家早就明确的有关中西医结合事业、创造新医学的国策大计以及“双百方针”,与党和国家唱对台戏,对党和国家搞阳奉阴违,欺骗全国人民,造成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呢?我们知道,吴院士主观上不是这样的。怎么说,也要落个晚节不保啊。
别动不动就把中西医结合事业说成你们的“专利”,它也是“学术市场”,要搞公平竞争,不能搞“一言堂”。切记你们的名称是先天既定的专门不结合的“中西医两法并用派”。因为你们是唯心主义,凭空让中医不科学,制造一个脏腑论的假中医,和假中医能结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