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早教绘画涂鸦色彩 |
分类: 鱼读 |
http://img30.ddimg.cn/0/24/20974140-1_b.jpg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这本也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本育儿书。
我是在2006年底买的,当时腾腾2岁半。这书在当时也差不多绝版了,我是在淘宝上找到的。
这本影响了很多父母的书,在2010年底终于被重新引进、出版,
不过名字稍改了一下,叫《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则作为副标题(右图)。
在第一章“给母亲的绘画入门讲座”里,作者提出几点:
孩子的画与成人的画不一样,所以不要教孩子画成人式的画。
不要教孩子画形状,不要过分在乎孩子画出的形状和颜色的使用方式。
孩子用画来说话。在画中,孩子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对于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
真正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从破坏、弄脏形状为基础的。画画就是“弄得脏兮兮”。水与沙土,可是说是“处于幼儿期孩子们的最好玩具”。
要经历了快乐的体验后,才能有要画画的欲望,也才能画出充满真情实感的画来。要和孩子一起做愉快的体验。
以上几个关于儿童画的观点,对于在传统教育制度下长大的我们,无异是很具有革命性的。
同时,在学龄之前不用教、也不应该教他如何画,对于我这样的画盲妈妈,简单是莫大的喜讯。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基本上如书上所讲的,只是在腾腾不同的年龄提供相应的绘画材料,在他画画时从不干涉,
让他充分地乱画,让他将那种乱画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他需要听众时,送上耳朵和好奇的眼神,听他眉飞色舞地讲述他的画。
事实证明,这种无为而治的做法还不错,
从小到现在,他一直都很喜欢画画,而且画的时候是全身心地投入。
这也成为他玩得鸡飞狗跳、人犬不宁时,我跟人家解释他没有多动症的佐证之一,哈哈
(另一个佐证是,看书时,也可以安静地一两个小时不动。)
腾腾5岁多时,我带他去杭州拜访圆蜗牛工作室,后来OO跟我说:腾腾的创造力保护得非常好。
读小学后,有创意、想像力丰富,是众多老师对他的一致评价。
连接触没几次的培训中心的钢琴老师和画画老师,对他的评价中也不约而同地有一点“很有自己的想法”。
我想这一点,应该跟我较早接触这本书有很大关系。
当然,虽然是无为而治,画盲妈妈也要进修的,
除了和他一起玩、一起体验和成长,通过书本学习也是很好的方法。
列一下我读过的美术、儿童绘画方面的书:
A. 综合、理念类:
http://img37.ddimg.cn/12/27/8759037-1_b.jpg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
这本是比较早的儿童艺术方面的书,画家林菁菁和儿子小其一起欣赏艺术、欣赏生活中的美,引导儿子体验不同的艺术。
看似简单、但有些章节看过不一定能懂得,要慢慢欣赏,随着自己水平提高,体会到的会不一样。
艺术人生的开端:2-12岁儿童的家庭美育与艺术游戏
这本定位很明确,家庭美育,所以比较好读和实践。
不过,虽然副题写得的是2-12岁,但内容还是偏重于学龄前。
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2:孩子的画如何看怎样教
我大概翻了一下,感觉和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1相比,理念相同、内容有重复,深入得不够。
但对于新手妈妈,应该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B. 幼教研究类
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
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
这两本都是幼儿老师的著作,从教学的专业角度探讨如何打破旧有教学方法,按幼儿发展规律进行美术、绘画教育,
我感觉写得都很有水平,不是应付之作。
如果我们幼儿园里的老师、那些开班教孩子画画的老师,能潜心研究一下这些著作,对孩子来说不啻是一种福音哪。
C. 实践类
http://s15/middle/4db46fec4b1d2269cb7be&690
玩美幼教幼儿园美术创意1绘画材料篇
利用各种绘画材料和随手可得的日常用品, 比如萝卜、蔬菜,绳子、棉纱, 和孩子一起玩拓印、刮涂,晕染、版画。
全彩图,有很详细的指引,保证一看就会。 建议妈妈先看书,记下并准备好材料, 但玩时随意、自由发挥,不要在孩子面前照书来。
叩响艺术之门:美术伴我成长,第1辑
幼儿篇:红黄蓝变变变
儿童篇:色彩的家族
少年篇:色彩搭桥
三本的开本也不一样。都是讲色彩,但内容是根据年龄递进的,从色彩的感觉、尝试到绘画中的运用。
全彩图,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一起尝试。
http://img32.ddimg.cn/57/34/20806392-1_b.jpg
儿童色彩教育
韩国引进,把色彩作为一个学科来研究,写给幼儿美术老师的。
以前我感觉读不下去,但最近再翻翻,感觉还是不错的,可以照里面的课堂实践设计和孩子一起玩一玩。
儿童早期艺术创作性教育
这本也比较专业,对象是幼教老师,内容丰富而精简,
比如版画一章就介绍了压印、转印、马铃薯印制、黏土印制、橡皮擦印制、小物件印制等12种版画形式,
但我感觉有一定基础的人,基本能一看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