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果酱果胶苹果草莓芦荟烘焙 |
分类: 爱在厨房 |
果酱就是把水果、糖及酸度调节剂混合后、熬制而成的凝胶物质,
其制作原理是由于水果里含有果胶和有机酸,加上砂糖经过熬煮产生凝胶作用,从而让水果变成浓稠的果酱。
制作果酱基本的材料是水果、糖、柠檬汁。
水果是主料,制作果酱,最好先用富含果胶的水果。
但是,哪些水果含果胶多呢?
这方面的资料,我见过的不多。
在萝拉的《天然又好吃的健康果酱》,有一个水果果胶含量表,
所列丰富果胶的水果有:青苹果、柠檬、柑橘、酪梨、柿子,
中等的则有:红苹果、草莓、香蕉、无花果、李子。
以我不太多的果酱DIY的经验来看,我感觉用草莓和新鲜洛神花做果酱是非常容易的,
前几天用的青苹果也不错,其它的则有待于开发。
糖是一个很关键的角色,制作果酱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让砂糖渗入水果,同时减少水果内含的水分。
所以一般会有用糖来腌渍水果的步骤,即水果经过洗净、切块等简单处理后,加入砂糖、拌匀后放置几个小时。
糖的用量,依照水果的成熟度、酸味而不同,蓝带的书上写的是水果重量的60%-100%,
在《40种手工果酱》这本书里,用的都是50%。
但糖量可适当增减,我自己做果酱一般会少放一些,感觉差不多甜就可以了。
糖除了使果酱浓稠,还是很好的防腐剂,所以糖量的减少,意味着保存期限的缩短,
不过这对于自家吃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另外,还可以用甜度稍低的麦芽糖代替部分砂糖。
也可以用冰糖、黄糖、红糖、蜂蜜等,从而使果酱呈现不同的风味。
柠檬汁的作用是调整酸度和改善果酱的风味,另外还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阻止水果变色并增强胶凝。
如果水果本身比较酸,可适当减少柠檬汁的用量。
以前我都是把柠檬榨成汁使用,最近看到有的做法是用新鲜柠檬切片放进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柠檬的丰富果胶。
如果是含水量少的水果如苹果、梨等,熬煮时可加些水;
另外在处理水果比如用料理机打碎,不可避免地也要加些水,
这些问题都不大,多熬一会儿就行了。
煮果酱的锅最好是耐酸的,以厚底的为佳,这样不容易糊底,煮时要不停搅拌,最好用木勺。
盛果酱的容器最好用玻璃的,事先要用开水煮5-10分钟消毒控干后使用。
做好的果酱要趁热装入容器,盖紧盖子,倒扣放置至常温,然后放冰箱冷藏保存。
平时取用时要用干净的小勺,取后盖好盖子再放回冰箱;
暂时不吃的,我会在瓶子外面再加一层保鲜袋隔绝空气,这样可延长保存时间。
一般来说,放上一两个月没问题。
新手做果酱,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判断果酱已经煮好了?
这一点在很多书上都语焉不详,只是笼统地说“熬至浓稠”,
根据看到的各种资料,我总结出下面的四种方法:
一是用温度计,达到104度,这个家庭制作不太好操作;当然还有更专业的,用糖度计。
二是水滴法,将热果酱滴入冷水中,不散开、且下沉时即可。
三是起皱测试,在瓶盖上滴少许果酱放入冰箱冷冻层,片刻后拿出,用手指地轻推果酱,若表面会产生皱纹,表示已熬好。
四是观察法,感觉熬至差不多时,即用勺子轻刮锅底,如果果酱流动较慢、形成的小路不会马上合上,则表示已熬好。
不过话说回来,自家吃也不用那么严格,
用来冲茶或配面包的果酱,稀一点也无防;做蛋糕卷、或面包馅,相对要熬得浓一些。
我做过的果酱:
用了果酱的蛋糕或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