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阅读图画书朗读育儿 |
分类: 绘本*育儿 |
亲子阅读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小艾家的猴子,从第3个月开始,就坚持给团子小姐读诗。
《朗读手册》里有一个例子,热衷于读故事给孩子听的小学老师琳达,从她的女儿艾琳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始读书给她听,并记录了艾琳对书的反应。
在《0-1岁育儿手册》(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里,第8个月的专题之一就是“给婴儿朗读”。
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写到,他问过很多年轻的妈妈,孩子是从第几个月开始注意图画书的,得到的答案是平均从出生之后的第十个月起。
从视觉发育的角度来看,10个月的婴儿,看的能力逐步增强,对图形开始有反应,可以通过图画书来认图、认物了。
在此之前,孩子通过父母的朗读,得到的更多的是语言刺激和亲子关系的互动。
关于这一点,在二宝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虽然在他出生不久我就买过很多布书,但相对而言,那些布书只不过是玩具的一种。
10个多月,收到《神奇的小洞》那套立体玩具书时,腾爸感觉好玩,于是就把二宝抱在膝上,和他一起读。
二宝果真有反应,会指着上面的狗狗笑, 因为那是他最喜欢的动物。
腾爸更乐,像新闻一样讲给我听,那种惊喜跟我当初看腾腾读书的反应一样。
腾腾有几本小牛顿扔在一楼,有时候爷爷会拿起来给二宝看,
他最喜欢企鹅那本,会指着企鹅嗯嗯啊啊,也会翻着看里面。
有时候我抱他在外面玩,他也会指着春联上的娃娃啊啊。
这是不是意味着一定要从10个月开始亲子阅读呢?
或者说,晚了就迟了呢?
也不一定。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
从我和腾腾的四年多的亲子阅读经历,
从腾腾读小学后的表现,
来看看亲子阅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起了什么作用。
我和腾腾四年多的亲子阅读之收获,大概可以概括为:
隐性的:
1.促进亲子关系,共同享受美妙的亲子阅读时光
2.读图能力
3.图画书的美育功能,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
显性的:
1. 语言刺激,相对读书少的孩子,腾腾的表达能力更强,所用词语也更为丰富。
2. 喜欢看书,求知欲旺盛,理解力也较强。
3. 知识面广、思维较发散。
我只所以反思这个问题,有两个起因。
一是源于周围亲戚家小孩的阅读情况。
去年搬回来住以后,亲戚之间的接触多了,对他们的小孩情况也了解多一些。
这里是珠三角的农村,经济算是比较发达,但文化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
周围有小孩的家庭,基本上没有亲子阅读的习惯。
其中一个表嫂,儿子三年级,数学成绩还说得过去,但语文成绩就特差,每次都六、七十分。
表嫂可能是中专毕业吧,但人比较上进,她想来想去,归结为孩子不爱看书。
因此除了跟朋友借书,每次来我家,也要借几本回去,
但每次碰面,也经常跟我诉苦说,儿子不爱看,逼着读也是应付而已。
我则建议她读给孩子听,用故事吸引他。
对于腾腾随便拿起本书就可以旁若无人地看之状态,表嫂极为羡慕,
她说他们两夫妻不爱看书,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和环境,以致于孩子也不爱书,
早知道这样,当初即使装样子,也要时不时在儿子面前捧本书看看。http://community.goodbaby.com/images/smilies/tongue.gif
我觉得她说得很是在理,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如果父母爱看书,孩子多数也会喜欢看书。
如果家里没人看书,孩子也很难自小喜欢上阅读。
腾腾的表弟,姑姑家的儿子也是,父母基本不看书,他也不喜欢看书。
我家那么多书,他们经常来玩,但从来都不会凑到书架前。
爷爷奶奶经常感叹,表哥表弟这哥俩的性情差别太大了。
另一个就是对我家二宝同学成长过程的观察。
二宝同学生下来,就环绕在书的世界里,
我看的,哥哥看的;沙发上、地毯上,到处都有书。
看到我们抱着本书,他会觉得这东西好玩(不好玩你们干嘛会抱这么久),
会过来摸一摸、甚至翻一翻。
想都不用想,他以后肯定也会爱上书!
因为在我们家,看书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上面提的,我们其实还没有开始正式的亲子阅读。
因为对于小小孩来说,吃喝玩睡才是最主要的,
周围吸引他的东西多了去了,书只是生活的一小小部分而已。
所以,长远一点或者功利一点说, 亲子阅读最大的好处之一是让孩子爱上书。
只要能让孩子爱上了书,就是最大的收获,其它什么的都好说。
明确了这一点儿,就不必纠结于什么时候开始,或者早或晚的问题。
当然,最好不要太晚,一旦孩子沉迷于电视或网络,再往书上引导,难度就会加大很多。
这个什么时候的范围,我想最好是在学龄前吧,在识字之前,这是读图画书的最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