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腾腾读《你喜欢……》

(2011-03-24 14:04:58)
标签:

伯宁罕

你喜欢

亲子阅读

图画书

分类: 绘本*育儿

http://img36.ddimg.cn/30/26/20870616-1_b.jpg

 

伯宁罕的《你喜欢……》进家后,腾腾先拿去读了,他读完后我才读的。

我是第一次看这本书,读之前,没看过任何关于此书的简介或评论,因此,完全不知道内容或情节。

翻到第一页,一个小男孩右手拖着他的小车,左手牵着小狗的项圈,正准备出门溜圈,从地上的牛奶可以看出是早晨。

好吧,在这个美好的早晨,你期望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翻到下一对页,我不禁哑然失笑,

这个对页有四幅图,分别描画出他家的房子所处的四种情景,

文字部分是“你喜欢  你住的地方 下雪 淹水 还是在丛林里”。

淹水那幅图,小男孩用倒放的桌子当船划、还载着他亲爱的小狗,当我看到小男孩脸上那喜滋滋的表情,不禁大乐。

因为这让我一下子想都起一个画面,09年的夏天,那时腾腾5岁1。

 

那一天,我们起了个大早,要赶去天河区参加小书房的读书会。

腾腾和爸爸先下去,我匆忙收拾完早餐的残局,锁门后赶快下楼与他们会合,

迎着夏日的朝阳,我一边用手挡住热辣辣的光线,一边走向停车的位置。

 

这时,腾腾远远地迎过来,大声跟我说:“妈妈,轮胎被扎了!”

那雀跃的表情和兴奋的语气,表明他绝对是正在向我报告一项重大喜讯。

瞄向车那边,腾爸正从车尾箱取备胎出来,腾腾飞快地跑回去帮手,

接下来,拧螺丝的活儿就全被他抢着做了。

 

看看正在工作的小伙儿:

http://s12/middle/4db46fec49f347823b8eb&690

 

虽说是早晨,可这是广东盛夏的艳阳天哪,细看头上的汗:

http://s1/middle/4db46fec49f3478623fb0&690

 

 

孩子看待事情的方式确实和大人不一样,我们讨厌的事情,说不定在他们那里却是值得欢呼庆贺的美事一桩。

这一点,我从腾腾那里,看到了很多例子。

比如说,开车到十字路口,眼看就要过去了,信号灯却一下子转红,只好刹车、等下一个绿灯,郁闷不?

可有腾腾在车上就不一样了,他会很开心地叫:“耶!我们又排第一!”

这是他四五岁时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三番五次,慢慢我们也学会享受这样的第一名。

现在他倒不怎么感兴趣了,只是我和腾爸两人在车上时,遇到这情况总是会心地微笑……

 

 

所以说,伯宁罕真的是很懂孩子心理的大师,他的作品都是基于孩子的立场、用孩童的目光看世界。

在网上搜到的一篇文章:

永远与孩子同一国的约翰.伯宁罕John Burningham

约翰.伯宁罕(John Burningham)1936年出生于英国的雪瑞(Surrey)郡,他的作品中经常传达强烈的儿童至上的讯息也很同情弱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觉到温暖和关怀。1963年他以Borka这部作品荣获英国格林威大奖的荣誉。Burningham创作不辍,努力在不同作品中贴近童年的心情,在1970年再度以Mr. Gumpy’s Outing获得格林威大奖,其它还有无数奖项的肯定。

John Burningham 许久前便跻身世界最著名的童书创作者之谱。他的作品中经常传达强烈的儿童至上的讯息。在他的笔下,孩子们不会受限于成人世界严谨无趣的规范。他们随时都在进行欢乐有趣的探索。或许是入夜以后,也或许就在成人的面前遁入无垠的想象天地。在成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孩子们欢庆自己的天堂。

Burningham的艺术创作萌芽于特殊的童年生活,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须经常搬家,前前后后换了十所学校,他在学校从来称不上乖乖牌,他并不特别喜欢学校的课业,除了美术课以外,在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the boy who was always late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童年的投射。尽管对其他科目并不认真,Burningham 倒是花了很多时间,自由徜徉于艺术的天地里。他最终毕业于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并且在学校里遇到日后同为知名童书插画家的终身伴侣Helen Oxenbury。Burningham 独特的童年学校生活经验,在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 撰写、Burningham 自己作画的The Boy Who Was Always Late里,有非常有趣的铺陈。

Burningham自谓他的作品仿真的是大约五岁孩童的眼光与心情,在那个世界里,小孩最大,所有大人们的规矩都不算数,读者仔细阅读内容,可以发现伯宁罕许多故事中的孩子,虽然在生活层面仍须依附父母,但他们自己心中仍保有一块属于孩子自己、想象丰富、色彩艳丽的空间。

就「图画书」的图画本身来说,Burningham具有纯熟的绘图技巧与设计概念,他的图画具有说故事的能力,可以和文字一搭一唱,使故事呈现得更生动丰富,他认为画画就像弹钢琴一样,不是一蹴可矶,需要常常练习。Burningham透过运用不同的媒彩,掌握其特色,并加上明暗及线条的运用,在画面上制造许多对比或惊喜等视觉效果,不但能引起小读者注意画面所要叙述的故事,也邀请小读者进入本文和作者一起猜测、判断、诠释、和连结故事的发展。

Burningham 1963年在Borka中首度尝试自己一手包办文、图,并且以这部作品荣获格林威大奖的荣誉。自此后,Burningham 创作不辍,努力在不同作品中贴近童年的心情,共获得两次格林威大奖,与无数其它奖项的肯定。Burningham 自谓他的作品仿真的是大约五岁孩童的眼光与心情。在那个世界里,小孩最大,所有大人们的规矩都不算数。不过,近年来Burningham 同时把创作焦点凝聚在环保等重要的议题上,而且也出版了如England或France一类,以成人读者为目标的文化观察志。

原文地址:http://www.ohmmy.com/news/?viewnews-308

 

 

话说自从腾腾认得了几个字之后,我很少有和他一起看书的机会了。

上个星期日,在我的再三提议下,腾腾终于同意和我一起共读这本《你喜欢……》。

 

两个人在沙发上排排坐,我读他看,而且是互动型,每次场景我都要求他选喜欢哪个。

下面是读书记录:

 

你喜欢

你住的地方 下雪 淹水 还是在丛林里

腾腾选下雪,说下雪好玩(这孩子还没见过雪)

然后又说在丛林里也不错。

 

那好,在丛林里吧!

你喜欢

大象喝光你的洗澡水 老鹰抢走你的晚餐 小猪穿上你的衣服 还是河马睡在你的床上

腾腾选第一个,因为“这样水不会被浪费掉”,还挺环保嘛。

 

你喜欢

沾满果酱 淋得湿透 还是被一只狗拖着在泥地上跑

“被一只狗拖着在泥地上跑!好好玩哪!”那开心的样子,仿佛真的正在被小狗拖着在泥地上跑。

 

你喜欢

在城堡里吃晚餐 在热气球上吃早餐 还是在船上喝茶

“在城堡里吃晚餐!”男孩子的城堡情结啊!

 

你喜欢被强迫去吃

蜘蛛羹 蚯蚓饺 毛虫糊 还是喝蜗牛汁

“一个也不喜欢,好恶心哪!”

 

你喜欢

为了200块钱跳进荨麻丛里 为了500块钱吞一只死青蛙 还是为了1000块钱,在鬼屋里待整整一个晚上

“好吧,那就选第一个吧。”

以前他自己读这本书时,就对这些文字有些疑惑,曾跑过来问过我。

他这样的年纪,还没有跟人打赌的经验。

这次只所以选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有:

第一,他不知道荨麻是什么东西,

第二,他也不太清楚200块和1000块到底有多大区别

 

你喜欢

被蟒蛇捆起来 被大鱼吞下去 被鳄鱼吃掉 还是被犀牛压扁

“被犀牛压扁!”

 

你喜欢

你爸爸在教室里跳舞 还是你妈妈在餐馆里和人家吵架

“爸爸在教室里跳舞。”

嗯,母子意见总算一致,我也不喜欢去餐馆和人吵架:)

 

你喜欢

锵锵锵地打钹 咚咚咚地打鼓 还是嗒嗒嗒地吹喇叭

还没读完,腾腾就兴奋地叫了起来,“都喜欢!都喜欢!嗯,还是吹喇叭吧!”

然后开始逐个看右页图上各家窗户里透出的人的不同表情,一边看一边津津有味地发表评论:

“看,花盆都掉下来了!”

“妈妈吓了一跳,小baby掉进洗澡盆里了,哈哈”

又想像着人家的反应和牢骚语:

“吵死啦~~“

“好吵啊!好吵啊!”

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讨厌这噪音噢,

比如右上角两个小孩,腾腾的配音是“好好听啊!”

紧挨着的小狗,也是很享受的表情,”好听!“

我自己看时,真没留意呢。

 

你喜欢

一只猴子让你搔痒 一只无尾熊听你念书 一只猫陪你打拳 一只狗和你一起溜冰

一只猪驮着你到处跑 还是和一只羊一起跳舞

腾腾指着前两个,不过马上就变了,“第一个吧,念书口太干了。”

你也知道念书不是好差事啊?!

 

你喜欢被什么追着跑

一只螃蟹 一头野牛 一只狮子 还是一群狼

“野牛!”

“为什么?”

“牛跑得慢嘛!”

然后又补充,“螃蟹也行。”噢,还有更慢的。

 

翻页过来,

“哈哈哈,我喜欢这个,骑着野牛冲进超市!哗,哗……”

那兴奋的样子,也不亚于自己骑着野牛进了超市。

 

你喜欢迷失在

浓雾里 大海上 沙漠里 森林里 还是人群中

“浓雾里。因为看不到人,撞人好好玩,如果撞到我同学,那就更好玩了。”

仿佛是撞到了同学,还打起了招呼“Hello~~”

 

你喜欢帮

小仙女变法术 小矮人挖宝藏 顽皮鬼搞恶作剧 老巫婆做羹汤 还是帮圣诞老人送礼物

开始选最后一个,后来又选了前三个,只剩下“老巫婆做羹汤”。

 

你喜欢

和老鼠住在笼子里 和鱼住在鱼缸里 和鹦鹉住在鸟笼里 和兔子住在兔子笼里 和鸡住在鸡舍里 和狗住在狗窝里

选了前两个。

不过翻到下一页,“还是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觉。”

我仿佛听到他舒了一口气,

好吧,探险结束。

“乖乖,睡吧,晚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