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使鱼
天使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88
  • 关注人气:3,7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画的完美结合-《蝴蝶·豌豆花》和《打开诗的翅膀》

(2010-10-13 08:20:13)
标签:

亲子阅读

童诗

图画书

绘本

诗与画

分类: 绘本*育儿
http://img30.ddimg.cn/54/12/20830050-1_b.jpg

《蝴蝶·豌豆花》和《打开诗的翅膀》,启发新出的精选童诗绘本。
前一本是内地的,后一本是引进自台湾。


捧着《蝴蝶·豌豆花》,
读到最后这首《村小·生字课》时,
我终于忍不住,
一边读,一边哈哈大笑起来。

正在看书的腾腾听到了,
好奇地跑过来。
我让他读读试试,
这个刚上一年级的小豆包,
读起来也很来劲:

村小:生字课

蛋 蛋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的蛋
张狗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

花  花  花骨朵的花
桃花的花 杏花的花
花蝴蝶的花 花衫衫的花
王梅花的花
曹爱花的花

黑  黑  黑白的黑
黑板的黑  黑毛笔的黑
黑手手的黑
黑窑洞的黑
黑眼睛的黑

外  外  外面的外
窗外的外 山外的外 外国的外
谁还在门外喊报到的外
外 外――
外就是那个外

飞  飞  飞上天的飞
飞机的飞 宇宙飞船的飞
想飞的飞 抬膀膀飞的飞
笨鸟先飞的飞
飞呀飞的飞……

不过,他显然没我读到的东西多。
能引起他会心一笑的,
估计只有“谁还在门外喊报到的外”,
这个场景,所有的学生都不会陌生。
但要能对着“张狗蛋、王梅花、外国的外……”这些词语发笑的人,
确实是需要特定的生活经历或经验。

相对于孩子,这书确实是我们读起来更亲切。
这首《春雨》,熟悉吧?会背的吧?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种子说:
“下吧,下吧,
我要发芽。”

梨树说:
“下吧,下吧,
我要开花。”

麦苗说:
“下吧,下吧,
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
“下吧,下吧,
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还有这首: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不过,我记得当初学的中间没那个“小”字,开头和结尾都是:
滴答,滴答,
下雨啦……)


看看《蝴蝶·豌豆花》的作者阵容:
胡适、郭沫若、叶圣陶、徐志摩、冰心、俞平伯、汪静之、郭风、圣野、刘饶民、田地、柯岩、邵燕祥、金波、樊发稼、高洪波、顾城、白冰、郑春华、高凯

插画:
何艳荣、俞理、王晓明、李娜、蔡皋、周翔、朱成梁、赵晓音、钦吟之、张晓莹

诗歌主编:金波
绘画主编:蔡皋

这两位写的导读,有水平啊!
导读册里还有“画家的话”,俞理、王晓明和周翔分享插画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从作者列表就可以看出,《蝴蝶·豌豆花》所选诗作,时间跨度很大,从新诗之始到近些年。

整体来说,我觉得还是很有水平的,除了冰心的《纸船》略哀伤了些,大部分还是比较明快、有意思的。

就像金波在导读里说的:“这些诗人的诗作,有的并不是专为儿童所作,但十分注重诗的艺术技法,适合儿童阅读;有的是专为儿童写的诗,在内容上,在表现技巧上,自然更用力、更考究。这是儿童诗的发展和进步。”

有的可能有些深度,比如前面那首《天上的街市》,腾腾读了几句,就不读了。
但我觉得这样的诗,才是适于背诵的东西。不是要理解背后的深度意义,而只是感受它的旋律。


诗美,画更美,
借用当当的图片:

http://img39.ddimg.cn/imgother1/53/11/20830049_371676.jpg

http://img39.ddimg.cn/imgother1/53/11/20830049_371677.jpg

http://img39.ddimg.cn/imgother1/53/11/20830049_371678.jpg

http://img39.ddimg.cn/imgother1/53/11/20830049_371679.jpg


再录一首,顾城的《安慰》,蛮有童趣: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20首诗之中,尤以郭风的《蝴蝶·豌豆花》最为简短:

一只蝴蝶从竹篱外飞进来,
豌豆花问蝴蝶,
你是一朵飞起来的花吗?

这首诗是李娜配图,据说,画家为了画好豌豆花,曾经种了一年的豌豆花,观察她们的一举一动。


说起蝴蝶与豌豆花,
台湾诗人林焕彰的《花和蝴蝶》,
与郭风这首有异曲同工之妙:

花是不会飞的
蝴蝶,蝴蝶是
会飞的花。

蝴蝶是会飞的
花,花是
不会飞的蝴蝶。

花是蝴蝶,
蝴蝶也是花。

上面这首,出自《打开诗的翅膀》。


两岸的两本童诗选,由于文化的差异,风格也大不同。
要我说,我当然认为大陆这本有水平,
因为我觉得深刻一点儿、讲究一些的,
才可以深入骨髓、长大后还时不时跳出来在心里吟唱。

不过,让6岁的腾腾说,他肯定喜欢台湾的这本,
因为,这本“更浅、更白”,更有童趣,
他读起来,更有意思!

毕竟台湾童诗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所以现代元素更多一些。
许多诗,蛮调皮的。

比如詹冰的《游戏》:

“小弟弟,我们来游戏。
姐姐当老师,
你当学生。”

“姐姐,那么,小妹妹呢?”

“小妹妹太小了,
她什么都不会做。
我看——
让她当校长算了。”

台湾这本,有一些我也很喜欢,
比如《插秧》和《绿色的世界》,
把农作生活写得美而温馨。
台湾好多此类题材的儿童文学,
内地作品里,能表现出这种味道的,却少之又少。

《绿色的世界》:
http://s13/middle/4db46fecg924ce12764fc&690&690

《尖和卡》也很有意思,简单中蕴含哲理:
http://s12/middle/4db46fecg924ce128ccab&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