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发明的天空中翱翔

(2009-06-06 19:08:57)
标签:

科技创新

少年发明与创造

校园

分类: 新闻看板

    http://wfwb.wfnews.com.cn/res/1/20080727/26661217122681468.jpg

    在昌邑,有这样一位老师,在授课之余酷爱发明,还引导他的学生们搞发明创造。多年来,他除了自身有30多项发明成果外,还指导他的学生在发明创造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目前他的学生已有两人获全国三等奖和鼓励奖;三人获省一、二、三等奖;30人获潍坊市一、二、三等奖。他就是昌邑双台初中的英语老师李建国。日前,记者采访了他。

   李建国自幼就喜欢研究一些小物件,经常把家里的钟表、收音机等当作试验品,拆了装,装了拆,对此没少挨家长的骂。参加工作后,兴趣依然不减,工作之余经常在家里忙活到半夜。对于他的“不务正业”,他的妻子也是一肚子怨气。

    一次,李建国在家里闻到一股煤气味,检查后发现是因为液化气减压阀坏了造成漏气。看到刚使用不久的液化气减压阀坏了,李建国就想“要是能发明一个安全耐用的减压阀就好了。”有了想法,李建国立马就付诸行动。可前后实验了几十次,只因为铁管的原因制作出的减压阀总不如意。

    一天,李建国到医院探视病人,当看到氧气瓶时眼前一亮,那上面的铁管不正是他寻求的零件吗?费尽周折买到这种管子后,李建国当天就制作出了数字式液化气减压阀。这个新发明的减压阀将传统的胶皮受力减压改为钢珠受力减压,延长了使用寿命,安全耐用,上面安装的气压表还能观察气罐里的容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这一发明荣获潍坊市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很多小发明,实际上就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你对它及其关联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这是李建国搞发明的一点心得体会。现在,他正逐步将这些经验传授给他的学生们。

    李建国在自己搞发明期间,还把发明创造融入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快乐。2000年,昌邑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双台初中适时成立了“挑战者”科技创新社团,李建国担任辅导老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涨,社团从开始的六七个人迅速发展到三十多人。

    李建国还编写了教材《科技创新技法》,被学校确定为校本课程。同时,自己掏腰包帮助一些同学购买搞发明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并自费订阅了《少年发明与创造》等相关杂志,让学生们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最新发明动态。“每次看到学生们有了新的发明,看到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掌握知识的乐趣。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李建国说。

   搞发明决不能关门造车。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在学习之余,李建国经常带领学生走出去,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开阔他们搞发明的思路。他的学生林伟平从集市的小摊上看到的双层气球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巧嘴双胞胎”,获潍坊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张超群通过观察维修部里的钳子,发明的“齿牙扳手”获此次大赛二等奖;肖凯根据打气筒的原理,发明了“闭合式活塞环”获二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李建国的辅导和引导下,学生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挖掘,涌现出了一大批小发明家。他和学生们发明出全球通石英钟、噪音过大提醒器、走廊AB灯、闭合式活塞、新式减压阀等30多件作品,获得全国、省及潍坊市级奖35项,有20多篇科技创新论文刊登在《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上。

        记者付生  通讯员  李生涛  刘少武  张春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