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蜕变——我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不得不说的故事

(2008-11-19 11:10:21)
标签:

科技创新

青少年

小学生

科技教育

教育

分类: 新闻看板

作者:周泽武/重庆市垫江县新民小学

   破茧成蛾,这是蚕蛹的渴望;蜕变成蝶,这是毛毛虫的梦想。一个老师的教育个性、一群学生的人生理想、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却因为她——青少年科技教育而悄然蜕变,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又真实地展现在眼前……   

    2007年,是重庆市科协成立10年,也是我从事科技教育工作10年的纪念年,还是我获得“全国十佳科技教师”称号的幸运年。

  我是幸运的,因为任教15年,居然有10年在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亲密接触。1997年至2007年,我和我的学生、同事一起,积极组织,共同参与,10次入围全国科技创新大赛,捧回12项全国奖、20余项省市奖、50余项县级奖;我们学校大打科技教育特色牌,还因此获得全国先进集体1次,市县先进集体及组织奖5次,并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确定为西部地区“共建科技活动室”合作学校之一。伴随着科技教育的辉煌,我也由一个语文教师逐步成长为县级示范校副校长。这项教育活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荣誉,更有震撼:因为在不知不觉中,科技创新大赛已经悄然改变了教师的教育个性,升华了学生的人生理想,刷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重庆“科协10年”纪念的日子里,我相信,每一个和她牵手的人都会心生感慨,是为那10年酸甜苦辣浸泡的似水流年,也是为那汗水与智慧堆砌而成的流金岁月。就像我,在这纪念日来临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些蜕变的故事……

  上篇:震撼

  “问渠哪得清几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小青年让我相信:科技活动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周老师,谢谢您让我参加了科技创新大赛,我现在对科学的奥妙很感兴趣,物理成绩特好,还在全国竞赛中获二等奖了呢,将来我一定要更有作为!”参加高中军训的他说完后还调皮的向我敬了一个军礼,那干净利落的动作和阳光般的笑脸让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这小伙子就是邱成江,我辅导的第一个获全国大奖的科技创新活动《关于春蚕生长发育的饲养观察报告》的首席作者。说起来,我还应该感谢他呢!是他给了我灵感,让我探索并提出了有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乡土策略”。

   记得那是2001年的春天,草探出了头,树抽出了叶,满眼的嫩绿鹅黄在明媚的阳光下随风摇曳,令人心醉。我带着自然科技组的学员,投入春的怀抱,寻找科技创新活动的“金点子”。忽然,邱成江说:“看啊,四周岩边的桑树正扬着心形的叶片召唤我们呢,不如我们就研究养蚕吧!”我的眼睛不由得一亮,“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由卵变虫,由虫变蛹,由蛹变蛾”的神奇经历,四千年灿烂的养蚕文化,全都浮现在我眼前。我高兴地对同学们说:“养蚕是一个漫长的饲养及观察过程,很艰辛,但却很有意义,因为整个过程不但可以了解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学到养蚕技能和形成长期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于是,我们自然科技组以“观察春蚕生长发育,继承‘丝国’传统文化”为题,开始了长达50余天的养蚕观察,并大获成功:获得全国三等奖。

   这次成功使我深刻认识到,特色化的科技活动本身就是创新。于是,我开始挖掘农村题材的科技创新活动:《关于农药污染的调查报告》获全国二等奖;《空中引线器》获全国小发明二等奖;《调配“辣椒”农药,培育“绿色”蔬菜》发表在《少年发明与创造》2004年第二期;《科学种植黄沙白柚的实践报告》获全国三等奖;《巧用“输液”方法,提高白柚“产质”》获全国三等奖;《巧用金龟子绿肥僵菌灭杀蜂螨的研究》获重庆市一等奖;《集约化养殖场对水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实践活动》获重庆市一等奖;《巧用高良姜培育绿色水果保鲜剂》活动获重庆市一等奖;《用“一体两翼”模式深化科技创新教育》论文获全国三等奖,《论乡土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论文获全国三等奖……

  科技创新活动散发出无穷的教育魅力,这种魅力的持续性令人意外,也让人惊喜,我的学生陈杰、邱成江、尹昆、邓为为、吴滔等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改变着人生理想……2007年8月,在云南举行的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项奖和大赛颁奖典礼上,我看到了更多的震撼,工程学大奖、物理学奖、环保学奖……每一次颁奖都会掀起现场的阵阵声浪,获奖选手都会带着兴奋得发红的脸庞奔上领奖台,有的甚至因为参与这项活动而直接被保送到北京理工大学……这带给我的除了深深的震撼以外,也有绵绵的思索——   中篇:思考

   用“蜕变”来概括和浓缩10年来的科技创新参赛经历,是非常贴切的。作为一名教师,我变了,从一个大众化教师变成了个性化教师,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我教育教学个性的“注册商标”;作为一所学校,她也变了,从一所普通学校变成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成为了她的“拳头产品”;作为一群学生,他们也变了,从浅目标学习变成深目标学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为他们树立人生目标的“航向风标”。

   在蜕变中,我们享受了太多的关爱。我们不会忘记,全国、市县科普机构对科技创新活动的精心组织;我们不会忘记,各级教育专家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培训指导。多少评委专家对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真知灼见,多少校外科普机构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了支持协作,多少社会力量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配合帮助,这一切都有理由让人相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充满爱心和灵性的教育活动。

   在蜕变中,我们享受着太多的激情。我们不会忘记,为了寻求最好的养蚕办法,我们和白头发白胡须老爷爷灯下夜谈的专注;为了探索白柚输液的妙法,我们遍查资料筋疲力尽瘫坐在地的狼狈;为了调配出优质的辣椒农药,我们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却又心花怒放的精彩。当我们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蚕宝宝的生命时,我们拥抱一团;当第一批输液柚果“呱呱降生”时,我们欢呼雀跃;当我们的第一片“绿色蔬菜”培植成功时,我们奔走相告……科技创新活动,让我们为她欢乐为她忧,她带给了我们太多的心跳,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记忆。

  在变化中,我们享受着太多的成长。“半瓢水见乾坤,一粒米知世界”,科技创新活动,折射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反映了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实效,科技创新大赛,在推动教育蜕变中发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她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也留给我们美好的希望——

  下篇:希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科协10年”带给我们甜蜜回忆的同时,也延伸了我们的希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将以“科协10年”为一个全新的起点,带领我们的基础教育迈向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台阶,这里将放飞希望,我也将继续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携手,演绎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蜕变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