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雅室,布局精巧,汇聚了许许多多看似原理简单、实则蕴含大智慧的小发明、小创造,且个个都有国家专利局授予的专利证书。谁能相信,这些都是出自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的师生之手?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这是5月23日,笔者在平阴镇中学看到的一幕。
缤纷发明均出自学生之手
卫生大扫除,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平阴镇中学2001级学生李长超发现,每次清除纸屑、枯叶等垃圾的时候,会掺杂着很多沙土一并倒掉,如果能把这些沙土留下来,积少成多,不也是一笔可以以的资源吗。几经反复,李长超同学利用简单的过滤、杠杆等原理,设计出方便实用的可筛土的垃圾撮:垃圾经落下的活动导引板被扫到筛网上,细土自动落到筛网下的沙土仓内,体积较大的垃圾留在筛网上面,倒垃圾时筛网上面的垃圾被倒掉,细土仍留在仓内,用手按动控制手柄就可以将垃圾分离。2000级学生靳萌萌还设计出可自动供水的拖把,免除了来回奔波沾水的辛苦。在老师的指导下,李长超和靳萌萌分别绘制出设计图,并作出样品,上报市、县科技局,申请专利。2003年8月和2004年9月,国家专利局分别给靳萌萌和李长超寄来了专利证书。
像李长超和靳萌萌那样,在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专心研究,搞发明创造的还有很多:2000级学生付应保发明拾球器,解决了各种小球类体育训练及比赛中工作人员反复拾球的困扰;1999级学生翟晓燕发明多用耕作架,解决了各类农具功能单一的缺点;04级学生尹磊发明纤维除尘器和空气滤清器,前者可方便去除衣物上的灰尘,后者则可过滤消毒工业废气,净化空气…从1999年至今,该校已有40项小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发明与学习一起进步
在平阴镇中学,如火如荼的发明创新热潮不仅没有影响学习成绩,反而大有裨益。发明多用耕作架的翟晓燕同学一直名列前茅,不仅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平阴一中,而且三年后又顺利进入哈尔滨大学深造,她的合作伙伴田巍巍也是这样,目前正在山东师范大学学习。
“好学生”不受影响,“差学生”更是不降反升。2004级学生尹磊,正在该校读初三,是该校首届表彰命名的“科技小发明家”之一,在迷上发明创造之前,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全年级460多名学生成绩排到300多名以后,家长着急、老师头疼。自从开始搞小发明创造,学习兴趣大增,不仅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后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外活动时间更是经常在校微机室里看到他的身影。现在他个人独拥8项发明专利,学习成绩更是飞涨至全年级前30名。比他早一级、发明可筛土的垃圾撮的李长超,搞发明创造后学习兴趣大增,现已考入山东治金技术学院,小发明和学习成绩一起获得进步。
从教书到写书
和学风一起改变的,还有该校的教风。该校所有一线教师,从以往按部就班的宣读,到现在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再到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教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翟星林、付延军、翟庆国等几位教师共同发明的电学热学实验演示仪,将初级中学绝大部分电学和热学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固定组合在一个阶梯形的仪器架上,学生可形象直观地看到电路连接方式,具有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特别适合农村中学使用。该项发明被国家专利局确认为发明专利后,又在全国第四届教育工作者发明创造会上荣获一等奖。
多年指导学生发明创造的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校成立科技协会,举办科技创新大赛,评选一年一度的“小发明家”。5月23日,在平阴镇首届中小学科技制作暨科普宣传活动周动员大会上,该校校长刘曙光向与会人员推介了该校的科技展览室,并自豪地展示了由他本人和学校教师翟星林主编、济南出版社出版的校本课程《中小学生发明与创造》,从这学期开始,该校学生每周将会有1个课时的时间来系统地学习这本凝聚全校师生心血的新教科书。
作者:赵军
引自赵军的博客
http://zhaojun.blog.e23.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