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写字
锐哥

图一:烟水亭之秋

图二:烟水亭之冬
http://www.tuniu.com/images/2006-06-27/N/N2kOq31lP7fJx0aDl.jpg
图三:甘棠湖及烟水亭鸟瞰
来自途牛网
在庐山旅游山下游的线路上,有一处重要景点--甘棠湖及烟水亭。
甘棠湖历史悠久。原为九江南门外一天然湖泊。唐时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离开九江的第四年,李渤(字澹之,洛阳人)调任江州刺史(九江古称柴桑、浔阳、江州)。
当时的江州城,出南门就是南门湖,到对岸必须绕一大圈。李渤为百姓行走方便,便组织民众在南门湖中修筑堤坝沟通南北。堤上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之利。因为周代的召公爱民如子,他常在甘棠树下现场办公,解民疾苦,后人就常用“甘棠”二字赞颂有功德贤能的官员。江州人将李渤比之“召公”,颂其“甘棠”。将新建的堤命名为李公堤,湖为甘棠湖,桥名思贤桥(图三中近处为甘棠湖,中为李公堤和思贤桥,远处李公堤的另一侧仍叫南门湖,天际线上的便是庐山一角)。
白居易为江州司马时,建亭于湖心小岛,以《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名“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时,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相传周瑜柴桑操练水军时曾在此点将,故又称“周瑜点将台”。
烟水亭内主要古建筑有:浸月亭、船厅、纯阳殿、翠照轩、五贤阁、众妙楼、燕会亭等。正殿左壁有一长方石牌,上刻一巨大的草书“寿”字,传为八仙中吕洞宾手书。烟水亭建筑形式变化多样,风格协调统一。庭院、天井内花木扶疏、秀石玲珑,清新典雅,让人赏心悦目,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曾被评为中国旅游四十佳。
旧时,烟水亭是民众祭祀本地先贤的香火之居。五贤阁内纪念的五位贤士和贤吏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刺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
立于亭前,遥望庐山,只见山如屏障,烟云缥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近处绿波涟漪,彩霞映波,岸柳成荫,景色如画。
北京陶然亭公园为突出亭文化的特色,修建有华夏名亭园。从全国各地按1:1比例选择和仿建十余座名亭,浸月亭便是其中之一。

李公堤上的另一处景观--天花宫(详见我的另一篇雪霁天花宫)
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3b41f010084ec.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