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2008-09-16 08:38:19)
标签:

摄影

旅游

庐山

桃花源

康王谷

谷帘泉

休闲

原创文学

生活记录

杂谈

分类: 图文游记

文/图  锐哥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美丽的谷帘泉

    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实际上是一处景观,不同的叫法而已。

    桃花源是世界自然文化名山---庐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桃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创作原型。附近十里内有陶渊明故里栗里陶村,归田后醉卧松云、把酒赏菊的醉石等景点。

    桃花源又名康王谷。楚康王(公元前五世纪),本名芈昭,楚共王之子。为秦将王翦所追杀,匿於谷中,故称为康王谷。
    谷帘泉是桃花源/康王谷的主要景点。称为“泉”,实际是一处瀑布。唐代茶圣陆羽,当年在游历名山大川、品鉴天下名泉水质后,将此处水列为“天下第一”,并为此水写下气势磅礴的联句:泻人知仞石,寄逐九江船。

    谷帘泉被茶圣陆羽品鉴为天下第一后,诸多官宦世家、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盛极一时,并留下众多华章。苏轼诗曰:岩陲匹练造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此水此茶俱第一,共称三绝景中人。陆游诗曰:日铸焙香怀旧隐,谷帘试水忆西游。银缾铜碾俱官样,恨欠纤纤为捧瓯。

    到了近代,一首阿炳的《二泉映月》使无锡的“天下第二泉”名闻中外,而地处庐山的“天下第一泉”却鲜为人知,游人极少,许多本地人都误认为“三叠泉”就是“谷帘泉”。也许是庐山有太多的景观、典故和文化的缘故吧?

    桃花源景区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且历史涵蕴深厚,人文景观众多。景区内有楚人村、康王谷、恩桃庵、陆羽亭等遗址;有谷帘泉、汉阳峰、乌龙潭、吕洞宾洞等胜景;有陶渊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历代名家咏康王谷和谷帘泉的大量诗文和所留下的摩岩石刻。

    昨日中秋,天高气爽,咱一家打点行装,直奔深山而去。在山中辗转六个小时,只碰到来自深圳、南昌、九江的三拨人,连我们加起来十几人而已。由于景区范围太大,山深林密,人烟稀少,时间有限,只是去了谷帘泉,收获颇丰。

    从外面看桃花源方向非常平淡无奇,你真想象不到里面还有另一个洞天,怪不得楚康王可以在这里逃难。别说是那个年代,就是现在,你进去躲上个一年半载的,管保外边的人找不到你。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沿着谷帘泉流下来的小河向里走,山路在河边蜿蜒而上

    沿着谷帘泉流下来的小河向里走,山路在河边蜿蜒而上。眼看没有路了,转一个弯豁然开朗,绿油油的山坡上点缀着一座座农舍,除了潺潺的流水声,偶尔一两声鸡叫和犬吠,再也没有任何噪音打扰你。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桃花源里的小村庄,这个季节没有桃花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山里的小姑娘过家家。抓了几条小鱼呀!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古香樟树下悠闲的人家

    一直来到瀑布脚下,休息打尖。拘一捧甘冽的泉水胡乱地抹在脸上,顿觉神清气爽。脚下一块块巨大的冰川石上,镌刻着不知何时何人的石刻。

    突然,在水底石缝中露出两只山螃蟹黑溜溜的小眼睛,似乎在迷茫的注视着我这个不速之客,也许是我的到来打扰了它平静的生活。赶忙掏出相机拍照,它很不配合的快速向后缩进石缝中。直到找到一根小树棍慢慢向它靠拢,它才狠狠地用两只大钳夹了过来,我便给它留了一张靓影(水面的波浪有反光)。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毫无纤尘的泉水中,它用两只大钳夹了过来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回的路上,路边一只地龙又向我探起了脑袋

    山谷里,到处都是奇花异草。香樟、桂花和不知名的五颜六色的野花散发着一阵阵奇香。相机一直不停地拍着,直到两块电池全部用完。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里写道,这里的人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我看这里的植物也怪了,类似榆钱那样的植物,一个个长得有银元铜板那么大,明明是春天才有的竹笋,这个季节也蹭蹭地往上长。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摘下一把榆钱那样的植物种子抛向空中,顺着山风飘飘洒洒飞向山谷

 

可使用键盘上的 中秋游记:庐山桃花源/康王谷/谷帘泉

 

  立秋后长出的竹笋,有一人多高了

 

下午三点,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令人流连忘返的桃花源。

真不知道这么美的地方,竟然没有游人!看来,还是叶公好龙的多。不过,俺们也是第一次来,就喜欢这种原生态。明年春天桃花开的时候再来吧。

但愿不要人为的开发了,为我们和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

 

 

 

附:《煎茶水记》节录(作者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人。唐代元和九年进士第一。)
  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憩西厢玄鉴室,会适有楚僧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焉,文细密,皆杂记。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赴郡。至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日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俄水至,陆以勺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棹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怡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勺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驰下曰:“某自南零赍至岸,舟荡覆半,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李置诸笥焉,遇有言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尝见说茶,余醒然思往岁僧室获是书,因尽箧,书在焉。古人云:“泻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渑。”此言必不可判也,力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之理,未可言至。古人研精,固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岂止思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劝勉,故记之。

                                                    写于2008、9、15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