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city.cn/yocityAdmin/upload/view/2007-11-1521262079744382.jpg
老爷庙全景。前为湖边沙滩,丰水期湖水一直淹到山门口。
上一篇日记,写了中国神秘的老爷庙魔鬼三角区。有朋友问起老爷庙在哪里?为什么叫老爷庙?老爷庙的老爷是谁?这篇日记就再啰嗦啰嗦。
说起老爷庙,最初的直接印象是在十年前。
俺这个人对农业、农村、农民(时下时髦的语言叫“三农”)有着极深的挥之不去的情结。不少人认为俺是农业口的。不是吹牛,眼下农业口的干部们并不如俺了解三农,也不知地怎么种。
十年前,市里给了个指标去蹲点抓三农,人家都不愿意去,俺自告奋勇去了。一是喜欢,这个不需要理由;二是厌倦了场面上的乌七八糟,想找点清静;三是心里有个小九九,想辞职种田,提前熟悉熟悉环境,掌握点管理和技术。
蹲点的地方就在老爷庙所在的都昌县。都昌县在鄱阳湖东侧,与庐山隔湖相望。都昌县由于水路发达,古代是大城市,很有名。苏东坡有诗赞曰: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老爷庙初为龙王庙,建庙久远,已不可考,屹立在魔鬼三角区东侧的湖岸上。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正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两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注1)
,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注2)。
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曾在鄱阳湖展开过一场大战。朱元璋战败落水,险些被俘。紧急关头,水里一只“鼋”把朱元璋驮到龙王庙。此后战局逆转,朱元璋击败陈友谅当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不忘旧恩,重修了庙宇,封“鼋将军”为“定江王”。自此龙王庙改称为定江王庙,民间俗称老爷庙。
鼋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录异记·异龙》中有:“鼋,大鳖也。”《尔雅翼·鼋》中也说:“鼋,鳖之大者,阔或至一二丈。”周穆王征战江西九江时,曾捕鼋填河架桥,留下了“鼋鼍为梁”的成语故事。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中也指出:“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
鼋的力气很大,可以驮数百公斤重的物体而依旧行动自如。因此在古代,鼋是一种神力的象征,庙宇的石碑和帝王的墓碑,一律由石雕的鼋驮着。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宝玉惹恼了黛玉,向黛玉赔礼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驮一辈子的碑去。”
现在,鼋已极为罕见,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说到这里,老爷庙所敬的老爷是谁,就清楚了!鼋!大忘八!我查了一些典籍,中国修庙敬“鼋将军”的,独此一家!
老爷庙奇妙的设计本身也是个谜。老爷庙呈三棱形,宛如航标灯塔,背靠青山,面对湖泊,过往船只在方圆十公里内,无论从哪个角度,始终正对着老爷庙。现代测量表明,三棱形庙宇的三个菱角和平面锥度相等,不差分毫,形成了很强的立体视觉。因而,哪个角度看都和它面对面。
六百年前的古建筑有如此高超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只是,近年门前加修的一个大牌坊,倒是有点不伦不类,画蛇添足。
(注1)(注2):
蠡(li),蠡水,彭蠡----鄱阳湖古称。
元将军----鼋(yuan),鳖类的一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