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鼓山志》和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鼓山艺文志》等收录了数量不少的绝顶峰诗赋,摘录几首供大家玩赏。宋丁竦的《望州亭鼓山铭》和痴绝的《游鼓山》虽只是普通的鼓山诗赋,但记载其石刻大顶峰,故一并摘录。
据《鼓山志》记载,北宋丁竦的《望州亭鼓山铭》,明江以達的《大顶峰》和宋淳祐释痴绝的《游鼓山》这三篇诗赋石刻在鼓山绝顶峰的盘石上,前两篇石刻情况参见本人另篇博文《鼓山绝顶峰石刻的详细内容》,而第三篇具体在何处尚未找到。
在下面还摘录了另外三篇跟鼓山绝顶峰石刻有关作者的诗。1.《重登鼓山绝顶》明屠侨字安卿,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福建左布政使。绝顶峰有方以他为主的石刻。2.《酌大顶峰》
明傅汝舟又叫傅舟,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即宋陈忠肃芙蓉园故址。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善夫门下,和高濲陪太守汪文盛石刻“青天白日”于大顶峰。 3. 《登大顶峰》明
吴华字时夫,江西临川(今九江)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楷书刻大顶峰盘石“ 登屴崱绝顶,九江吴华时夫”,不过,这方石刻现不知在何处。
屴崱峰
清 杨凤腾
孤峰倚天半,振策恣奇观
放眼沧波外,轻烟古树寒。
登屴崱峰 元
帖木儿
肩舆直上白云梯, 古刹林深路欲迷。
绝顶一声长啸罢,
海天空阔万山低。
大顶峰 明
江以达
白日杳飞昇,苍苍俯太清,
旋探朱子刻,遥瞰越王城。
云起千峰失,潮生匹练明,
东山观海处,亲挈鲁诸生。
(注:本诗石刻绝顶峰)
登大顶
明 郑阎
绝顶临天迥,相携兴里过。
岚光移野席,谷籁散林柯。
过雨沾衣湿,闲云入袖多。
不知蓬海外,员峤更如何。
登大顶峰
明 吴 华
直上屴崱峰,俯视群山小。
江流一线萦,溟渤真可沼。
咫尺对天颜,独立万物表。
吞吐八荒云,巍然镇闽峤。
(注:绝顶峰上有吴华的石刻)
登屴崱峰
元 黄镇成
屴崱峰高万丈梯,上方高与白云齐。
青山尽处海门阔,红日上来天雨低。
喝水无人空宴坐,磨厓有客漫留题。
飘然欲御长风至,一笑何须过虎溪。
晓登鼓山最高处观日出
清 杨文乾
红光湧耀浪重重,照徹乾坤色更浓
白虎有岩皆敛迹,乌龙无水不潜踪
回看万象随时现,俯视千山到处恭
乘兴欲游三岛去,漫言此处最高峰。
屴崱朝曦
明 林鸿
天地有神气,屴崱东南青。高标穷碧落,连峰走沧溟。
深探地无际,远见日初出。蜃气乍苍涼。龙光犹恍惚。
始知至阳精,明明含中虚。迴旋缀阴魄,斡运乾坤枢。
愿言吸晞景,庶以永年岁。手把扶桑枝,身骑六鳌背。
兹焉对画图,飞云绕屴崱。一笑天鸡鸣,晴窗已东白。”
屴崱峰晚眺
明 陈鸣鹤
绝磴千盘躡屐迟,微茫万里夕阳时
山连西北环闽越,水尽东南控岛夷
岛外帆樯归难沓,烟中邑里列参差
浮云不蔽孤峰日,细读徐卿喜雨辞。
赋得屴崱云
明 钱仲宜
灵境高层逼上台,幽亭缥缈白云堆
天风不散秋阴积,海宇初残夕阳开
靄靄经簷浮薄雾,溶溶绕栋隐轻雷
远公庐埠游应遍,飞锡还从此地来
登鼓山绝顶观海
明 赵世显
空山岑寂客来稀,千仞峰头一振衣
沧海雾消诸岛出,碧天秋净片鸿飞
岩头古树笼斜径,竹外清泉泻落晖
几欲骖鸾从此去,东溟遍览十洲归
题天风海涛 宋
林希逸
亭后千寻屴崱峰,亭前万里见晴空。
山藏落照生新月,海涨轻波带晚风。
世事浮沉变今古,客游石鼓遍西东。
近檐溜雨霜涛栢,却是渠会识晦翁。
酌大顶峰
明 傅汝舟
大顶崔嵬星汉边,乱峰低落酒杯前。
三洲波浪摇寒日,四野山河起静烟。
异域独惊浮海客,长林遗恨渡江年。
高风况复飞黄叶,共羡冥鸿入远天。
(注:陪太守汪文盛石刻“青天白日”于绝顶峰)
重登鼓山绝顶
明 屠 侨
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
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
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
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注:绝顶峰上有屠侨的石刻)
望州亭鼓山铭
宋 丁竦
鼓屴崱,峰顶特。穷岛夷,頫封域。屏闽东,拱辰北。
岁辛亥,帝司赤。竦绅烈,从陗陟。搴若华,揖瑶极。
呵蜚霆,蹴鳌脊。披霄根,殚目力。高者仰,深必惕。
谨其至,惟古则。
(注:本诗石刻绝顶峰)
游鼓山
宋 释痴绝
野径斜连石涧傍,草根呢呢语寒螀
郊原经雨多秋意,庭院无人自夕阳
风卷暮云归碧障,叶随野水入寒塘,
数家篱落枫林外,枳壳垂青菊绽黄
(注:本诗石刻绝顶峰)
鼓山绝顶峰诗话:
陪龚祭酒游鼓山 明 林世璧
仙岛郁嵯峨,乘闲此日过。
山花迎羽盖,谷鸟杂琴歌。
梵宇依林樾,岩亭荫薜萝。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旷野千峰幕,遥空万象罗。
翻惭宾从后,挥袂接星河。
在鼓山的磐石和碑亭上题刻留名,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追求。传说,明代有一个状元名叫龚明卿,很想在绝顶峰天风海涛亭上留诗传千古。有一天,他邀请福州文人学士来屴崱峰的
“天风海涛亭”举行赛诗会,以天风海涛为题,限香交卷。诗会开始了,许多人抓耳挠腮,搜索枯肠,迟迟不能交卷,龚明卿早已写就,暗暗得意,以为自己的诗句一定能够夺魁。正在他自我陶醉的时候,一个看牛小孩赶着牛拈从亭边过去,咀里喊着:“这里白云太美了,沾了我一身。”一个青年诗人听了灵机一动,奋笔疾书了一首五律,第一个交卷。当龚明卿读到:“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时,不觉脸上发红,叹为妙句.自愧不如。合座的人,也都交口赞服。后来,这两句诗便刻在屴崱峰天风海涛亭的柱子上作对联,一直流传下来。这个青年诗人是谁呢?后来成了龚明卿的女婿,林世璧。
“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这是明嘉靖年问福州才子林世壁游福州鼓山五律诗中的一个联句。因其描写尽致,造意新奇,后人曾将此联镌于绝顶峰天风海涛亭的亭柱上。生动地描写了游人在白云飘绕、风涛不止的绝顶峰山顶,“东望大海,五虎雄峙;南俯闽江,渔帆点点;西眺榕城,如绘似画;北看群山,翠峰如浮”情景的绝妙的写照。明万历年间,福州名士徐勃游鼓山时,绝顶峰上见林世壁题联,不禁感慨万千,遂作一诗:"闲随老衲叩禅关,墨迹淋漓满上方;一自题诗人去后,白云沧海两茫茫"。表达了世事苍茫、人事沧桑之感。林联与徐诗一直为后人所传诵。
本篇是隶属博文,参见主博文《寻找迷失的鼓山绝顶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37f5d0101azkz.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