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9行情已提前发动仍将大放异彩

(2013-05-19 10:58:39)
标签:

财经

股票

股指期货

期货

强者

分类: 金融投资

                   强者   2013.5.19   星期天

 

    开宗明义,我们说,今年的久违了的5.19行情早已提前发动了。这点可以从纳斯达克走势近期远远强于道指走势上得到佐证。同时,A股市场的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中的一梯队股早已一骑绝尘高高在上了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坚持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仍然是后市投资的主战场的观点。信不信由你。

    不必否认,客观公正的讲,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中的一梯队板块股已经持续大幅上涨到高高在上的高位了。高位风险不得不防。但是,“高位不等于不能继续上涨(反之同理,“低位不等于不能继续下跌”)”。我们认为,当前新经济新兴加消费行业板块股一梯队股仍然处在结构性牛市走势的主升阶段,现在还没有走出“高位形态反转走势”,所以,还不能说它们的主升阶段就结束了。除非他们已经走出了“高位形态反转走势”。你预测它们将就此一定会走出高位形态反转走势是可以的。依据此预测进行操作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现在还不这么看,我们仍然认为,它们现在还处在结构性牛市走势的主升阶段中,只是“可持不可追”,也可以适度关注它们中的强者恒强个股的技巧性操作机会。同时,我们认为,在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中,根据“动态估值比率定位理论”、“均率比率估值洼地理论”与“比浪比位浪位洼地理论”,我们很容易捋选出“均率比率估值洼地”加浪位洼地的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中的二梯队低位双有股进行操作。

    说到这里,许多的读者反映说,你们的那些理论与方法能否尽量写得详细一些,通俗一些,容易读懂一些,吸引人一些(其实,我们早就说过,我们不需要吸引人们的眼球,我们是实战投资者,不是靠写股评吃饭的。我们之所以写博客,一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的投资历程;这是最主要的,以便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尽快的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二是顺带与大家交流一下对市场的认识与理解。)我们之所以要写出我们分析研判依据的理论与方法,其实主要是写给我们自己看的(以便事后总结时,弄明白嬴棋赢在哪里?输棋输在哪里?)。以便捋清楚分析研判的牌理逻辑关系。我们说过,行之有效的实战理论就是指导我们投资的牌理逻辑。别人的文章是不会写出依据的理论与方法的。其实,我N久以前就说过,投资者不必要去读懂我们的理论与方法,只要记住我们的分析结论就行了。你认为我们的分析结论对,你就参考参考;你认为我们的分析结论不对。你就一笑了之。

    对于以生物医药医械股为代表的“攻时防补防时攻稳增行业板块股”的操作,投资者一定要具有中期操作耐心,在市场投资风格为进攻性风格的时候,将挤兑攻时防补防时攻稳增行业板块股的资金眼球而靠边站。根据“资金流向三个准则”,资金将从攻时防补防时攻稳增行业板块股中撤出而流进进攻性行业板块股中。其实,攻时防补防时攻稳增行业板块股是“天天看不涨,段时看大涨”,即天天看它都没有怎么涨,过一段时间看,它已经大涨一长截了,其实生物医药医械股是短中皆宜的板块股,就是要有耐心。一定会获取令人满意的投资收益的。君不见生物医药医械股中有诸多的“三五股”即三个月上涨50%以上的牛股。三个月就能够获取50%以上的投资收益当然是可以令人满意的。其实,“三三股”就应该满意了。如果你能够保持住一个季度赚30%,那就太恐怖了。同时,我们要强调,这一需要投资者慧眼是牛股,二需要投资者要有拒绝诱惑(其他漂亮热点的诱惑)的坚定的意志与耐心。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小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当前大都是急功近利的短线波段操作者。所以,我们提出,真正的高手应该是“阶段投资者”,而不是狭义的波段投资者。

    强市市场爆炒中优高,这就为我们指明了选股方向与范围(之一)。详见近期博客。

    我们还想反复强调(这主要是说给我们自己的,提醒与鞭策自己),坚持操盘三项基本原则:1.市场系统性风险来临时,尽可能在确认第一时间减仓避险,调仓降位避险,调仓防御降险。2. 低位才是硬道理,低位七分美,非低位一票否决制;低位买进,特别是买进低位双有股。原则上只选只买低位股,适度操作腰下股。把握几种低位经典买点股。3.高潮爽后应出局,高位倒低位,降位降险又多整,换股低位整新欢当前,第一点暂时还谈不上。但是,第二第三点当前却很管用。

    根据“一轮像样行情题材轮炒一遍,板块轮涨一遍;区别化波段达幅达高。”理论,在周期性权重行业板块股方面,它们是“经济晴雨表行业板块股”;所以,我们认为,银行股第一阶段先看高到中位反弹,券商股考虑到劵商股的高贝塔性,可以看高到平顶反弹一线。最有潜力的地产股肯定是一个平顶反弹或以上行情。煤炭股只能看高到中位反弹;有色股只能看高到中位反弹。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市场在上述情况下,市场就能够反弹到2350点一线了。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二八风格转换只是一个传说”。如果你真的认为,这些周期性权重行业板块股此次行情都能够揭顶创新高波段上涨(注意是揭顶后还要波段性上涨,而不是上冲摸顶,或超头就下跌。),如果果真如此,我们就承认,二八风格转换不是一个传说。那么,本次行情就将一口气上涨到3000点以上了。本次行情可能吗?你比我更明白。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一个问题。就是“低估值不等于低估了;高估值不等同于高估了。”投资者千万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在当前的强势市场格局之中,特别要警惕低估值陷阱(低估值泥潭)与低位泥潭,一旦踏进泥潭就会不死不活的“在低位站岗放哨”了,我们在强调要警惕“在高位站岗放哨”的同时,也要警惕“在低位站岗放哨”(原创首提)。

    Strong根据对市场中长期大趋势大格局的把握,把握好是反弹行情,还是反转行情。中长期大趋势大格局向好就是反转行情,反之就是反弹行情。牛市思维就是反转行情思维,就是后市应该会逐波创新高波段上涨行情。反之,熊市思维就是反弹后市还会逐波创新低波段下跌。根据当前市场的情况,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持有牛市思维,特别是结构性牛市走势的牛市思维。坚信在一波上涨后,在调整三个走够后,一定会有一波新的创新高波段上涨行情。这就是牛市思维。如果你认为一波上涨行情后,后市不可能再创新高波段性上涨,那就不是牛市思维。简言之“后市一定会创新高波段上涨”就是牛市思维。主要指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的结构性牛市走势板块股。

    根据“随波浪运行把握由此产生的买点与卖点,特别是由此产生的经典买点与经典卖点。理论”。我们认为,现在还处在主升阶段刚刚开启的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即二梯队股就是经典的买点。特别是粘合突破买点。此类个股,后市一定会有20%-30%以上的波段涨幅。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我们也会按此操作。

    我们知道,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由于自己的“资金运作图表分析”能力不够,所以,最喜欢看什么技术分析了。在我们眼里,资金运作图表分析即大家所说的技术分析越简单越好。只抓住“一把直尺打天下”的“核心技术分析”就足够了。这是“高一个年级”的技术分析理论。“低一个年级的”技术分析才是去看什么KDJ,MACD,威廉指标,什么顶背离,底背离,布林通道,什么5分钟图,10分钟图等技术分析。似乎技术面分析用的图形越多,用的分析指标越多,分析的越细,分析水平就越高,分析结论就越可靠等等。其实,在我们眼里,就是技术分析走火入魔了。完全是一派胡言,或者说是在忽悠。一看见有人在机械的数浪,如3-3-1,3-3-2,3-3-5,你咋不再数一个3-3-3-8(-8是故意这么说的)呢?等等(这全都是一派胡言,在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眼里,这就是高水平;而在我们眼里,却恰恰相反,这就是不及格的水平。我们用一句话就能够彻底否定这种数浪方法,那就是我们的名言:“浪不是数出来的”),在用这个指标那个指标说事儿,我们就知道,他还处在“低一年级的”层次上。其实,我们也是从“低一年级的”技术分析中走过来的,但是,我可以说,我现在根本就不看这些了。试问,你看见哪一个股市与期货投资成功人士是看是依据这些指标操盘的?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那么,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技术面分析是什么呢?我们说,就是“资金运作图表分析”的几个“核心技术分析”。从技术面分析上讲,我们认为,后市有两种最可能走势。一是起步换挡走势,即大阳挂小星走势,甚至是调头向下再次回踩均线。然后粘合突破,波段上涨剑指2350点一线,进一步剑指2444点一线的平顶反弹位。另一种走势是,在上述的周期性权重行业板块股走势力度级别的不断地推升下,直接剑指2350点一线,进一步剑指2444点一线的平顶反弹位。我们现在暂时就看这么远,再看远了我头晕。5.19行情已提前发动仍将大放异彩

    我们还想强调:买股不急换股卖出后买进不急理论,宁缺毋滥买进,必须精选到满意的股票满意的买点后再买进。也比匆忙买进有可能陷进不满意股要强。理论

    操作策略,投资者在上涨格局中,应该稳准狠的精选个股,大胆重仓操作。特别是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进攻性五朵金花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科技股,汽车股锂电池股,环保生态建设股,高端制造军工股;适度关注新经济新兴加消费成长行业板块股中的攻时防补防时攻稳增行业板块股中的生物医药医械股等。周期性权重行业板块股现在也有波段性上涨机会,但是,还是留给别人去炒作获利吧。不要想所有的热点都要抓住。你炒你的,我炒我的,大家共赢,多好的事儿。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