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行业汽车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分析(附股)
(2010-12-02 16:31:44)
标签:
股票股指期货期货外汇证券/理财理财 |
分类: 行业调研把握 |
两条投资主线:电力建设重点、电力需求侧节能。
智能电网建设和节能减排为“十二五”期间电力设备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但由于行业当前的估值水平很难再取得突破,2011年超额收益的获得落脚点在于公司业绩的确定性;同时我们相信来自电力需求侧的投资在“十二五”期间会保持快速增长。我们认为2011年应把握两条投资主线:
(1)发掘“十二五”规划倒逼下的电力建设结构性机会:火电脱硝、水电建设、特高压;
(2)关注电力需求侧:电力电子节能市场巨大。
电源建设:火电迎来大修改造高峰期,水电建设迈入黄金十年。
05至07年是火电新增装机的高峰期,而火电锅炉一般每5至6年左右进行一次大修,这批机组即将迎来第一轮大修期高峰,这将使得脱硝、脱硫、除尘改造、无油点火迎来巨大市场。“十二五”期间常规水电年均开工2000万千瓦,水电机组年均需求200亿;风电、核电刺激抽水蓄能建设,“十二五”需求240亿。推荐龙源技术(300105)、浙富股份(002266)。
电网建设:智能变电站进度低预期,特高压是明年重点。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投资增速最快的环节,从09、10年的5%上升到“十二五”的21%,孕育着巨大市场空间,但从目前试点建设看,我们认为2012年大规模开建的可能性不大。特高压是明年电网建设的重点,锡盟-南京线路的获批或预示着发改委态度的转变,“十二五”期间,直流建设较为明确,年均3条左右开工。我们预计特高压为主要上市公司带来年均200亿收入。
推荐中国西电(601179)、平高电气(600312)。
电力需求侧:《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催化电力电子节能市场启动。
节能减排是“十二五”的工作重点。发改委等六部委出台《电力需求侧管理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各单位将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考核指标,我们看好《办法》推广的需求侧节能技术,高压变频器、无功补偿等。推荐荣信股份(002123)、九洲电气(300040)。
2011年,我们重点推荐龙源技术、荣信股份、九洲电气。(长江证券(000783))
主要投资策略。预计2011年行业销量增速在15%左右,考虑到11年新增产能有限,若不发生严重通胀,我们判断:11年行业盈利增速仍将超销量增速。
从估值考虑,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一方面,H股汽车平均估值水平已经超过A股汽车估值水平;另一方面,A股汽车估值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有四条主线把握11年投资机会:其一是,受益政策,业绩弹性较大的公司:江淮汽车(600418)、福田汽车(600166)、力帆股份(601777)其二是,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上海汽车(600104)、宇通客车(600066)、江铃汽车(000550)、福耀玻璃(600660)、华域汽车(600741)、潍柴动力(000338)其三是,受益资产整合:一汽轿车(000800)、广汽长丰(600991)其四是,零部件进口替代:云内动力(000903)、松芝股份(002454)、新朋股份(002328)、万里杨、东安动力(600178)。
十二五将是产业转型期,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汽车行业定调主要是做大,十二五期间政府主要目标是做强,即从追求规模到提升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就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阶段,在此阶段产业主要关键词可概括为:自主、节能、出口、整合;十二五末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要从现阶段30%提高至50%;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左右,且在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形成3至5家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2015年汽车整车出口要由现阶段的3%提升至10%;为做强汽车业,资产整合也是大势所趋,到2015年前14家企业整合至10家左右。在转型升级期间,符合产业转型特点,不断进行技术升级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2011年行业盈利增速仍将超越销量增速。市场担心11年汽车需求?我们采用了季调、分车型预测、分区域市场预测等方法,结论:预计11年汽车销量增速在14.6%左右,10年4季度刺激消费政策取消并不会明显影响11年汽车需求。乘用车:11年仍将呈现结构性特征,节能车比重继续上升;SUV仍是乘用车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预计增速将在30%以上;客车:内需、出口及新能源共同刺激需求增长;重卡:受地产新开工11年增速回落及10年基数影响,11年上半年重卡需求增速存在压力;零部件:进口替代是趋势所在,重点关注现阶段替代率较低的零部件,未来存在提升空间。考虑到11年新增产能仍有限,乘用车整体产能增速在15.8%左右,且合资品牌产能不足将导致部分产品结构将继续上移,若不发生严重通胀,我们判断:11年行业盈利增速仍将超销量增速。
转型中行业周期性将逐渐平缓。一方面,我们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三、四线城市汽车新增需求仍将持续上升,一、二线城市更新需求仍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未来汽车投资增速将逐渐放缓,且厂商扩产将是渐进性的,另外未来出口也将消化部分新增产能;未来供需相对均衡将导致行业周期性特征逐渐减弱。(申银万国)
十年一遇的超景气后,产业将进入后景气阶段。3季度后半段以来,产业正在脱离严重供不应求状态,进入更为均衡的供需格局中。10月已经体现出这个趋势,台湾电子LED、连接器、被动元件、PCB材料、EMS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销售月度环比下降。2011年预计全球电子产品将呈现平稳增长,一方面是基于对主要电子产品的增长预判,另一方面库存分析表明整体产业链处于略低于历史平均的健康水平;导致景气回归的力量在于产能扩张,其原因是多数领域盈利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综合而言,我们预计2011年景气低于2010年,但好于正常水平。
本次经济危机,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有增无减。中国电子制造优势正从单纯的劳动力成本扩展到资金成本和技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小盘的高估值和创业板财富效应,而强势的中国制造也正吸引国外技术涌入中国。产业转移类公司中,我们更为偏好EMS、连接器等后段产业链的公司,因为这些领域在本轮景气波动中盈利能力并没有过高,景气调整压力将小于其它领域。此外,其中的新上市公司利用资金优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提升制程能力,吸引大厂的定单,典型公司包括歌尔声学(002241)、立讯精密(002475)、长盈精密(300115)等、得润电子(002055)。
另一个逻辑是寻找各个领域可能成为新剩者的公司。
技术创新驱动方面,重大的技术驱动将集中在低碳技术与物联网。功率半导体是低碳技术的基石之一,国内企业在MOSFET正全面崛起挤占外资厂商份额,而IGBT也酝酿集体突破,建议关注中环股份(002129)、华微电子(600360)和士兰微(600460)。电池技术是低碳技术的另一基石,电池组寿命、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在技术上酝酿突破,这是2012年最大级别的创新应用。
LED冷白光照明已经具备商用条件。目前LED每瓦成本约10倍于荧光灯,但更关键的照度成本仅5倍,所以LED具有50%以上的节电效果,测算表明在每天点亮10小时以上的场合,LED已经具有经济性,这将包括大部分的非居民照明应用。建议首选下游领域的国星光电(002449)和浙江阳光(600261),并关注福晶科技(002222),建议在芯片价格下跌的后期关注士兰微、长城开发(000021),并关注乾照光电(300102)在暖白光领域的潜在应用。
触摸屏技术是手持电子产品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平板电脑可能成为第四屏而带来需求的触摸屏需求的爆发。近期模组良率难以快速提升将成为减缓产能扩张的主要因素,2010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需求爆发带来的供给紧张局面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建议关注莱宝高科(002106)、长信科技(300088)。
电子股估值受到中小盘高估以及产业高景气带动估值水平处于最近10年的最高水平,此为主要风险,所以投资策略上,只能采用相对投资价值并建议保持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