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2009-08-06 15:30:31)
标签:

股票

股指期货

理财

期货

2009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

指 标 2008年全年 2009年1-6月份 2009年全年
-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绝对数 增长(%)
GDP 300670 9.0 139862 7.1 316745 8.0
一产 34000 5.5 12025 3.8 34486 3.5
二产 146183 9.3 70070 6.6 150720 8.5
三产 120487 9.5 57767 8.3 131539 8.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2.9 - 7.0 - 8.5
轻工业 -  12.3 -  8.2 -  8.8
重工业 -  13.2 -  6.6 -  8.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2291 25.5 91321 33.5 225701.4 31.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48167.2 26.1 78098 33.6 192617.4 30.0
房地产投资 30579.8 20.9 14505 9.9 33637.8 10.0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08488 21.6 58711 15.0 124760.9 15.0
出口(亿美元) 14285 17.2 5215 -21.8 11785.5 -17.5
进口(亿美元) 11331 18.5 4246 -25.4 9517.9 -16.0
外贸顺差(亿美元) 2955 12.5 960 -2.1 2267.6 -23.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5.9 5.9 98.9 -1.1 99.5 -0.5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6.9 6.9 94.1 -5.9 95.0 -5.0
M0(期末余额) 34219 12.7 34000 11.5 38496 12.5
M1(期末余额) 166217 9.1 193000 24.8 195305 17.5
M2(期末余额) 475167 17.8 569000 28.5 586831 23.5
注释:GDP和一、二、三产业增速为可比价格,其他为名义增速GDP,一、二、三产业增速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009年一季度数据

  ■建议

  落实好保增长政策

  加强调结构和保民生力度

  下半年,不宜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结构调整、科技支撑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

  第一,稳定政策节奏,落实完善已出台政策。下半年货币政策操作应把握好货币和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既要为刺激经济的政策提供流动性保障,也要注意和防范由流动性投放过多导致的金融风险。为实现“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应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为了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建议下半年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落实进展情况加强检查,对一些“跟风”上马、准备不充分、对当地发展实效不大并迟迟不能开工的项目应及时制止,将财力用到当地更有实效的项目上。

  第二,大力启动社会投资,逐步切换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要使经济顺利走上复苏之路,只有政府扩大公共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应出台多种措施扩大社会投资。一是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充分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机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个行业。二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三是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

  第三,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财税政策的支持重点应转向支持企业研发(R&D)投资,加大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达到既刺激企业投资又加快结构调整的目的;加大对新能源、节能汽车、医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努力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信贷支持和财税补贴。

  第四,以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素价格杠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手段。建议利用当前物价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产品价格,把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有效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资源税、环境税的改革和征收工作。继续坚持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确保土地价格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谨防各地以扩大投资保增长为由放松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第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得到经济回升的实惠。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努力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二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抓紧出台有关配套文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

  【投资篇】投资需求增长仍将是扩内需主要动力

  在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成为扩内需保增长的主要动力。下半年我国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城镇投资增幅保持在30%左右,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31%左右。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特点:“快”和“优”

  第一,投资增长加快,成为“保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据最新统计,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098亿元,同比增长33.6%,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6.8个百分点,比今年1-3月加快5个百分点,为近5年来最高;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城镇投资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约22个百分点。投资高增长成为抵御金融危机保增长的主要动力。

  初步测算,上半年投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而同期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仅为3.8个百分点,国外需求(净出口)则下拉GDP增长2.9个百分点。

  第二,投资结构优化,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二是“铁公基”等重点行业投资明显加快。

  此外,中西部地区投资加快,政策拉动效应明显。而受货币政策宽松、信贷增加和通胀预期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销售火爆、价格飙升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月加快。

  投资领域需要关注的三大问题

  第一,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质量令人担忧。上半年投资实际增速接近39%,创1997年以来历史最高值。根据历史经验,投资高增长往往伴随着投资效益的下降。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投资效果系数达到近13年来的最低值(仅为0.1),比1999年还低0.024个百分点。

  第二,最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尽管在本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家十分重视经济结构调整,但投资高增长客观上还是会带动钢铁、水泥等基础产业投资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从而在消费后续动力不足、出口严重萎缩的情况下,使已经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另外,不论从相对价格还是产销率、企业盈利能力来看,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都已经比较突出,而投资大规模增加将使已经存在的过剩产能进一步增加,由此对工业生产、物价水平和银行风险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报告也指出,今年一季度我国24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

  第三,地方配套资金不足,资金到位率偏低。尽管政府投资在短期是扩大内需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项目资金配套能力较弱。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方面面临的困境是,一方面财政实力有限,增长缓慢,配套资金不足,影响中央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融资平台遍地开花,银行盲目授信、资金运用不透明、信贷资金财政化等各种问题不断集聚和突现,给地方财政、银行风险和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下半年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下半年,在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和宏观经济景气回升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高增长。

  第一,经济刺激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这体现为:一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基调短期不会改变;二是石化、轻工、装备制造和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计划、新能源发展规划等先后出台和实施,将对相关产业投资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三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企业投资提供资金保障;四是按照预算,下半年还有将近3500亿元的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将带动全社会投资至少增加7000亿元。

  第二,调整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降低相关行业投资门槛。国务院在5月27日下发的《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中对现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调整。该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使相关项目投资显著增加,促进投资增长。

  第三,经济企稳向好提升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根据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继上季回升1个百分点后,再升7.8个百分点至-23.8%;企业经营指数和设备利用指数也结束连续三个季度下滑的势头,分别较上季升4.6和2.4个百分点,为12.1%和-18.6%。二季度企业销售指数扭转降势,较上季提高6.9个百分点达到3.4%。

  第四,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高增长。作为投资增长的先导指标,新开工项目数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的高增长预示着未来投资高增长的可能性和持续性都比较大。由于投资惯性的作用,新开工项目数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高增长将使未来一段时间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

  第五,土地市场升温提高地方政府资金配套能力。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仅6.6%),除了经济不景气而外,还与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有关。但自二季度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好转和开发商信心的提升,大部分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了“井喷式”行情,显著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预计下半年全国土地市场还将保持旺盛,这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项目资金配套能力,促进投资增长。

  总体判断,下半年投资仍会保持高位运行态势,预计城镇投资增幅保持在30%左右,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31%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