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股指期货期货外汇财经证券/理财理财杂谈 |
刘明康吹响政府救市集结号 股市走熊将影响银行
股市熊则银行熊
而此前,关于政府是否该救市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作为银行业监管的最高主管呼吁救市,十分耐人寻味,而专家表示,刘明康呼吁救市并不“越位”,因为,如果股市崩盘,势必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稳健发展。刘明康呼吁救市,也是呼吁救银行。
各家银行年报显示,去年,各家银行利润暴增最重要的原因是,股市火爆,银行代理销售基金和手续费收入成倍增长。
在上海上市的中行、工行和建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加幅度和收入额度均创历史新高。中行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同比劲增91.92%,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96%至人民币299.67亿元;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44亿元,增长了110.4%;去年建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60.5%,达135.71亿元。
如果股市走熊势必直接影响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这只是最直接的影响。
尽管各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但是,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依然偏低,均未超过20%。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空间很大。
熊市与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进行战略转型的目标背道而驰。
钮文新分析说,进入熊市可能会把资金逼回银行,这样会带来诸多弊端,首先,加重银行的经营负担。现在银行贷款受到严格限制,流动性比历史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居民储蓄再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绩一定会被拖累。
其次,融资结构的调整是中国政府一直为之努力的事情,2006年以来,储蓄大量流入股票市场,这本来是件大好事,但现在的趋势不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此外,银行股在股价指数中权重巨大,一旦银行股效益受到储蓄回流的影响,那一定会进一步拖累股市,并形成恶性循环——储蓄回流越多,银行效益越不好,银行效益下滑,股价下跌并拖累整个股指下滑;股指越下滑,储蓄越更多回流,银行效益更差,股市更下跌。
银行监管者还有一个担心是,一旦资金从股市撤出回到银行,银行一方面存在付息压力,更严重的问题是,银行资金充裕会诱发大量放款冲动,出现严重的信贷风险。
这也是刘明康最担心的,于是,第一个出面呼吁救市就不难理解了。
财税部门没听到?
一向以出言谨慎而著称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率先公开发布救市言论显然不是即兴的,并且,他发表这一观点的地点在博鳌——当时在此聚集了海内外众多政界、财经界、商界、金融界要员。
降低印花税并不能真正救市,关键是,相关部门欠股市一个公道。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一位接近财政部门的机构人士向本报透露,财政部门关于降低或改为单边征收的大方向已定,只是在操作上“存在技术性障碍”。
这位机构人士当时的反应是:“5·30只需要小半夜的时间可以将两个市场的交易系统调整好;降低印花税难道一年还调不好设备?”
本报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证监会对股市呈现自由落体运动深表忧虑,他们在近期一个研讨会上邀请了4位力主“救市”的人士曹凤岐、刘纪鹏、吴晓求和水皮讨论目前资本市场问题;而稍后由财政部召开的研讨会则邀请了一位自称不懂股市,却坚决反对降低印花税的北大一名霍氏教授与会。这背后的玄机耐人寻味!
对于政府该不该调低甚至取消印花税,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认为,投资者不会因为区区0.3%的印花税,来决定买或不买一只股票。最公平的解决办法,是把中国股市的印花税定在全球平均水平,并承诺在未来十年中维持这一水平。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看,这不失为稳定军心的一招——今后不论市场涨跌,都少了一个政策变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