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立”之诠释

(2012-02-29 17:15:33)
标签:

杂谈

“三立”之诠释

吴玉叶

 

   所谓“三立”,乃我新近提出之理念,即“人以正立、兵以诈立、事以奇立”。  
   对此,我分别扼要作以下诠释: 
    一、人以正立。就是希望为官者能做到“心正、身正,想得正、说得正、做得正”。换句话说,就是希望为官者“做人要讲道德,说做要讲场合和方式方法”。这个“正”,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属于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范畴,另一方面则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前边讲的是“做什么”,后边讲的则是“怎么做”。 
    二、兵以诈立。有些不怎么看兵书的朋友,对“兵”和“诈”不甚了解和理解,曲解了我原本之意,故在此再作说明。这里所说的“兵”,并非指“士兵”和“兵器”,而是专指“战争”。这里所谓的“诈”,非指人与人之间交往时道义上的欺骗和欺诈,而专指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使用的谋略和智慧。 
    看过《孙子兵法》者皆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兵者,诡道也”和“兵以诈立,以利动”的句子。孙子所谓的“兵”,皆系战争之意;“诈”,则为谋略智慧之意。 
    那么,什么是战争?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的主宰,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那为什么要战?孙子认为,皆因“利”也。又将如何才能赢得战争之胜利?孙子认为,必须用“诈”,即使用谋略和智慧。他既说出了战争的重要性,又说出了为什么而战和取胜之法。 
    古代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军事谋略家田穰苴在他的兵书《司马法》中曾发出了这样的警示——“忘战必危!”我们应该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尤其是在目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的形势下,更应该谨记这一忠告和名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国防意识,用谋略和智慧来应对变幻不定的国际局势和随时可能爆发的局部战争,以保国之平安、民之平安;同时,努力招揽和培养军事人才,快速研制出先进武器,用“力”和“智”的结合,打造出一个伟大而不可战胜的强国,让国人不受欺辱、扬眉吐气。 
    三、事以奇立。所谓的事以奇立,就是说,我们要想做常人无法做成之事,就必须要有奇特之思维、奇特之方法和奇特之胆量;就是要敢于在稳中求变、变中求进,稳中求奇、奇中求胜。这是一个战略性的思维方式。这个“奇”中,含有一般方法的成分;但它又非一般之方法,而是一般方法的突破和质变,——也可以称之为非常之方法。 

 

写于2011年12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