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性与虎道

(2008-08-24 17:41:43)
标签:

杂谈

分类: 哲学

 

    狼和老虎是大自然的杰作,都是以凶猛、残暴著称的动物,在几千万年的生物进化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物竞天存,适者存,在自然竞争的环境下他们都是适者、强者、王者。如今,由于二者习性的差异,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狼是以肉食为主群居性极高的杂食动物。狼群有领域性,狼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通常狼以群体捕杀大型猎物,奔跑速度快,持久性好,智能高,感觉极为灵敏,并可以通过气味、叫声快速联络沟通,快速集群。狼极难驯化,既使人工饲养的狼,也难改其野性。狼也极耐恶劣环境,是一种适应性极广的动物,所以世界上至今仍有着广泛的活动区域。

    虎则是一种典型的独居肉食动物,只有在交配期、母虎带子女、同胞兄弟姐妹长大离开母亲、尚未分手前才会几只虎共同生活,相互协作,共享收获。虎是奉行单身主义的夜行动物。每只虎都有着自己的领地,利用在树干上抓挠以及喷洒排泄物来划分自己的领地范围。公虎对自己的领地严格捍卫,领地面积过大,就难免有人想占便宜。面对入侵者,公虎通常是奉行杀无赦政策,而且这样也能减少自己的竞争对手。老虎遇到猎物时会伏低、寻找掩护、慢慢潜近,等到猎物走近攻击距离时突然跃出,先用爪子抓穿猎物的背部并拖倒在地,再用锐利的犬齿紧咬住其咽喉使之窒息或直接咬断颈椎,直到猎物死亡才松口。所以,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兽中之王”。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适应范围有限,目前已成为一级濒危保护动物。当年“虎落平原遭犬欺”,如今“虎居公园怕小鸡”,通过人工饲养或在动物园里饲养的老虎,虽然物种保存了下来,然而当年那种一声咆哮而百兽胆战心惊的雄风却已不再,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捕食本领也已丧失殆尽。

    有以上特点,人们在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中,分别给它们赋予了“狼性”和“虎道”的概念。

    “狼性”的特征是:贪婪残忍、灵敏智慧、桀骜不训、团结协作、不屈不挠和目标专一。狼群主要攻击大型动物或动物群,一旦盯上目标便不会轻易放弃。其感觉之敏锐令人望尘莫及,往往在千里之外就可能嗅出目标。攻击目标之前,要仔细侦察,不打无把握之仗;迅速组织起攻击队伍,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一旦发起攻击便众狼一心,倾巢出动,勇往直前,对猎物毫不仁慈。主攻者奋不顾身,佯攻者避实就虚,助攻者蠢蠢欲动,后备者嚎叫助威,其组织之严密人所难及,其队伍之团结与协作令人钦佩。狼群适应各种环境,没有因环境的恶化、人类的捕杀或训化而失其种性,灭其优势,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他们却至今狼性不改,顽强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人会承认狼是百兽之王,但它却比百兽之王更凶猛,更值得称道,它们才是永不孤独的“王者”。所以古今中外,有许多民族都把狼作为图腾进行过膜拜。有了狼性的这些特征,人们学到了对生存执着的追求精神、坚忍不拔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敏锐观察的能力,当然也学到了贪婪、残忍和狼狈为奸。

    “虎道”的特征,首先是有王者风范,威风凛凛,神圣不可侵犯,汉字的“王”字大概就是仿老虎脸上的纹饰而来的吧。其次是执着精神,盯住目标不放弃,抓住猎物不松口,咬定青山不放松,所以才有成功。第三是勇争第一的精神,闪电的速度、敏捷的反应,造就了它对于竞争环境的一流适应能力。有这些特征,老虎常被人们奉为神兽,视为权力和制度的象征,被用来避邪、驱害、吓唬别有用心的人。当然老虎也有明显的不足,首先是霸道、自私,啸居山林,独往独来,唯我独尊,奔波只为自己,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所以它永远是个孤独、寡助的王者。其次是欺软怕硬,遇到不认识的动物便怕得要命,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则惹不起的就躲,遇到不如自己的、惹得起的才通吃。三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大难临头各自跑,当凶猛动物到来时多四散逃命,遇到可以攻击的动物也是各顾各的,不懂得合作,所以它捕获的成功率并不高。四是不适应优越环境。今天在动物园里养尊处优的老虎,这个表现岂止一个“懒”字能形容?在它们身上哪里还有其祖先的虎威?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恐怕就是指这位老兄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