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克慰评论:文学是心中流淌的小溪

(2021-08-14 09:15:08)

                    文学是心中流淌的小溪

                                 祖克慰

                                   

                                                            祖克慰评论:文学是心中流淌的小溪


    春峰让我写序。这是几年前说的,那时她刚开始写散文。我说:“我没写过序,你找个名家写吧!”她说:“我哪认识名家啊!再说,又不是现在让你写,等我出书时再写。到时候能不能出本书谁知道呢?这是提前预约。”她是在开玩笑,我也没有当真。

    转眼就是几年,有一天,春峰说:“祖老师,我想出本书,你给写个序。”我没有推辞,也不能推辞,她的勤奋让我感动。我说:“写的不好你别见怪。”

春峰出书,说实在的,想不到。也就几年功夫,春峰已写了十多万字的散文作品,陆续在报刊上发表。我看她很美的文字,有点不相信。我在怀疑,这是她写的散文吗?确实,这些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就是张春峰的作品。想想当年,她写的散文,是多么的稚嫩。短短几年,她已成为一个成熟的作者,这让我吃惊。

    春峰能这么快走向成熟,是与她勤奋读书和练笔分不开的,是与她善于思考和感悟分不开的,是与她付出的劳动和汗水分不开的。一个人,尤其女人,在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务之余,长久地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现在,我的眼前,是一沓书稿,白的纸黑的字,摆在我的面前,厚厚的几寸高。这就是张春峰的散文集《画一页山水如梦》。于是这个酷热的夏天,我沏一杯茶,慢慢地翻读。一行行文字,带着我走进她走过的山山水水,走进她漫步的白河岸边,走进她生活过的家乡汉冢,走进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海……

   与春峰相识多年,闲时也有些走动。她给我的印象是温婉贤淑、独立内敛、清纯透明。她是那种不大喜欢说话的人,你很难看到她侃侃而谈。聚在一起,她总是默默坐在那里,做一个聆听者。她为人低调,作为一个爱好文学的人,她默默写作,从不张扬。也正是这样,从2016年开始,短短四年,她写下了十多万字的散文作品,慢慢地走进了南阳人的视野。

    那一行行文字,倾注的是她对文学的一腔真情、汗水和心血。她把爱融进文字里,把心交给文字,把情感注入到文字里,把孤独和寂寞留给自己。那一行行文字,一如清澈的溪流,在我的心中流淌。这个酷热的夏日,因为文字相伴,让我如沐春风,倍觉凉爽,从而感到心旷神怡!

    春峰是热爱生活的人,工作之余,除了读书写作,怡情山水,是她的另一种爱好。她走过很多地方,大江南北,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她把对山水的热爱,融进了灵魂,融进了文字。她不仅是大好河山的见证者,也是记录者。在云南,她把爱留在了洱海,洱海见证了她的爱。她说洱海不曾负我,我亦将洱海印在心中……”(《在月光下的洱海徜徉》);在桂林,她荡舟在漓江,用一腔真情写道:“桂林,这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充满着野性的粗狂;桂林,这个的风土人情别致的地方,憨厚淳朴,充满着人性的温暖……”(《桂林,让心灵唱歌的地方》);在新疆,胡杨顽强的生命力,让她充满了深深的敬畏!

    她说:“那年秋天我去新疆,沙漠里的一片胡杨带给我的震撼,前所未有。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林子呀,有的矗立着,有的躺卧着,有的斑驳,有的死去。活着的枝繁叶茂,泛着明黄的色彩;死去的铁骨铮铮,向天而立;躺下的风吹不蚀,雨淋不朽。” 这就是她的那篇《胡杨,胡杨》。凡是她留下脚印的地方,都会生长出美丽的文字。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春峰也不例外,对于美的追寻,她的脚步从不停歇。她喜欢花草,哪怕是一朵小花,她都会停下脚步注目。在她的眼里,所有的花草,都是美丽的。她喜欢玉兰花的圣洁、高雅、温婉、洁净、脱俗。她喜欢槐花,喜欢那一树的白 像飘飞的白蝴蝶;喜欢槐花的洁白淡雅,一尘不染;喜欢那短暂而又绚丽的生命绽放。她喜欢月季花开花落不间断;喜欢月季四季常开不败飘馨香,不畏寒风傲霜寒。于是,就有了玉兰、槐花、月季、桃花、菊花、兰花等花花草草。在春峰的心中,花草是美的象征,是浪漫的隐喻,是生命的奔放,是精神的寄托。

    春峰爱山水,爱花草,但他更爱家乡,在她的这本散文集里,有一部分是书写家乡的。虽然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但她的心中,依然对家乡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有限的语言,倾诉不尽浓浓的乡愁。在《父辈们的村庄》里,家乡曾经生活着爷爷奶奶辈、父亲母亲辈以及童年的玩伴春梅等三代人,当她回到老家时,有的逝去,有的离开,有的远嫁,村庄已变得空空荡荡,曾经熟悉的村庄,早已物是人非。而昔日破破烂烂的村庄,现在到处都是楼房和冷冰冰的水泥路,少了一些乡村醇厚古朴的气息。城镇化的进程,替代了古典的农耕文化。

    在春峰的眼里,“村庄没有炊烟,房子里没有人住,没有遍地金黄的庄稼,没有人欢马叫的劳动场景。”村庄就不像村庄。其实,她的忧虑、伤感、失落、无奈,源于她对往昔家乡淳朴民风和乡村农耕生活的深切怀念。在她的《承载乡村记忆的土路》中,讲述的是路与乡村的关系,看似是写村路,其实是在诉说对乡村人事物的怀念。她说:那横穿村庄大大小小的道路,就是人体内纵横交替的血管。而我们就是流淌在血管中的血液……”因为,那些道路,早已与她血肉相连,是她的精神家园。在《还乡碎片》一篇中,春峰给我们讲述了回到家乡后的的所见所闻,以及村庄的变化。比如房屋的变化,道路的变化和父老乡亲们的变化。

    二十多年的时光,呈现给作者的是一派繁荣的乡村景象。于是,春峰禁不住感慨道:家乡正在悄悄的改变,乡村的土路变成了村村通水泥路,曾经的瓦房,变成一栋栋小楼,明净敞亮;曾经苍凉的乡村,如今被一片禄意围绕;曾经牵绊着我们的丝丝缕缕乡愁的炊烟,早已烟消云散,消失在无边的天际。乡村,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乡村的物和事,正在逐步改变着。”但对于离开家乡经年的春峰来说,乡村的改变,改变不了她对家乡的眷恋,改变不了她对家乡那片土地的热爱。

读春峰的散文,我从她的语言里,感觉到她的成熟。

    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在短短的三几年时间里,由一个对文学懵懂无知,十分幼稚的爱好者,到语言流畅、结构合理,日趋完美,可见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思考。从这点上说,她是一个纯粹的、真诚的写作者。她的散文语言平实、朴素,但又透出一丝丝的灵气,看似笨拙,实则扎实,且有余味。尽管她还存在着缺点,但她让你看到了希望,这点就已足够。

    大地旷阔,山河壮美,如诗如画,面对当下日渐丰美的山川河流、葳蕤的花草林木、美丽的乡村,我们总是有着彭拜的倾诉欲望。那些喜悦与忧伤,美好与丑陋,希望与忧患,促使着我们去讲述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来表达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希望春峰日后的创作,能在生活的感悟中,在对大地深切叩问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画出更加美丽、更加打动人心的山水画卷。

    我想,春峰会由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这不仅是我的希望,也是南阳文学对未来的期许。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不会亏待每一位执着的追求者。

    但愿这部《画一页山水如梦》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期望,能看到她更加成熟的作品,能看到她下一本书的问世。

                            

祖克慰评论:文学是心中流淌的小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