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一部难得的抗战好剧

除却消遣,本人很少追剧,尤其哗众取宠、歪曲历史、胡编乱造、哄骗观众的抗战雷剧。然而春节期间,竟被河南电视剧频道播放的《河山》吸引,后来干脆上网,连着几天,索性将《河山》尽数看完。看后直觉,可谓近年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剧。
此剧由王新军、秦海璐、李雪健、申军谊、韩立、王文绮、石兆琪等著名新老演员主演,以西安事变为开端,然后转入抗战期间,经由一支由部分陕军、川军、晋军、军统以及八路军组成的敌后游击纵队的抗战故事的描述,体现了抗战的艰苦卓绝和英勇悲壮。同时充分展示了陕军在西北抗战中的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悲壮之剧。
首先,这部电视剧不是概念化的神化与矮化,而是真实地描述了抗战之初敌我双方军力的实际现状:凶狠的日军军事素养过硬,战术狡猾而强悍。其次,我八路军在游击纵队里的核心作用,与根据地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等等,都令人信服,倍感亲切。如果将坚决抗战的陕军称之为游击纵队的中坚,那么以高晓山为代表的八路军以及战略战术,就是游击纵队的灵魂。而且在与日寇的较量中,游击纵队也非常胜将军,而是有胜有败,有时甚至是惨败,并从惨败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去争取胜利。这是符合抗战真实历史的。当然,作为抗战正面战场主力的中央军在作战中的消极作为和对杂牌军的歧视打压,军统的反共行为对抗战统一战线的损害,都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感慨万千。
纵贯整部电视剧,故事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异,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厚重,生活气息浓厚。不少细节风趣幽默,对话极具地方特点,丰富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为此剧增加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张力。此点亦是该局难得的地方。
除却如上厚重涵盖,该剧最让人感慨的,是该局主角卫大河所在的大柳镇对游击纵队的无私支持。卫大河是游击纵队的中流砥柱,他家也是大柳镇的大户之一。其父卫老爷子倾尽全力支持抗战,不仅出钱出粮,还动员本家子弟踊跃参与。在其影响之下,大柳镇无论大户小户人家,无不竭尽全力参加抗战。即使部队伤亡惨重,参军几乎就意味着可能无法活着回来,他们毅然出人出粮出力,即便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展示出陕西乃至中华民族面对敌寇毫不退却,共赴国难,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老戏骨李雪健等演员的表演,将这种精神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唏嘘动容。
当然,剧中最丰满的人物形象还是卫大河。该人物由著名演员王新军饰演。王新军出道多年,一直沉稳憨厚,并多次扮演军人的角色,是典型硬汉的代表。本剧中的卫大河是一个陕军团长,性格直爽狡黠,刚正不阿,炮仗子脾性一点就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曾被红军团长高晓山俘虏而记恨在心,然又受命在游击纵队与高晓山共事,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几次挫折磨砺中,由嫉恨变为互为理解敬重,互相配合默契,击败顽固派拆散部队的阴谋,保住来之不易的根据地,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相当真实感人。
认真品味,此剧该说的东西还有很多,这篇小文就不一一赘述。还有作为艺术作品,该局结尾处理有些仓促,不少线索没有最后交代清楚。少数演员的表演尚不到位。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并不影响该局的优秀品质。
真正有大志向的文友,应当将这部难得的抗战好剧仔细观看一下,并用心琢磨其宏大布局、史笔锋触等良苦用心,或许有利于我们的写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