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经济学作业4参考答案

(2010-06-09 10:43:54)
标签:

杂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目前,我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工业赶超战略。                           (× 

2.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之一就是该产业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 ×)

3. 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发展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和公平分配收入。   ( √)

4. 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呈现综合与分化两大趋势。                       (√ )

5. 地区形象是指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C )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进口替代        B.出口替代        C.工业赶超       D.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

2.( A )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3.经济主体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把资本投向国内或国外某项经济社会领域的行为被称为( C)。

A生产           B消费          C投资        D出口

4.( A)不属于地区形象的特点。

  A.相似性             B.地域性             C.继承性            D.动态性

5. 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 B)

 A和平与发展        B综合与分化      C平等与进步      D公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       )。

  A.区域性             B.预见性          C.综合性           D.可操作性

2.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3.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

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4.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5.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区域定位                  B.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    

C.地区意识的确立            D.区域信息标志的确立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产业政策: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3、区域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4、地区形象: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 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

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第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2. 简述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1)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

(2)       开发自然资源。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3)       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流通。

(4)       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地方政府调节经济活动,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通过职能部门贯彻这些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5)做好扶贫工作。

 

3. 简述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与内涵。

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可以归纳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地区在国家的地位的一种表现。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3)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4)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4. 简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

(1)       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的原则

(2)       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化风格相结合的原则

(3)       区内外公众最大认同原则

(4)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六、论述题(共18分)

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及其特点。

(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2)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利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它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时所采取的战略。

(3)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片面强调出口替代战略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对国际市场的强烈依赖,等等。

(4)工业赶超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战略的局限性,在于单纯追求工业增长,忽视农业基础,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但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的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都采取这种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发展战略。

(具体内容在教材288-28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