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敬告青年
(2021-09-15 11:28:49)
标签:
网上幽魂民主与科学陈独秀青年社会 |
分类: 东拉西扯类 |
今日提示:世界民主日(9月15日)
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文章《敬告青年》,对青年提出六条希望,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第一条是最重要的,没有第一条,其它几条都是虚幻。
第一条的全文如下:
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奴隶云者,古之昏弱对于强暴之横夺,而失其自由权利者之称也。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非然者,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
德国大哲尼采(Nietzsche)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Moralyty
ofNoble),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Morality of
Slave);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以其是非荣辱,听命他人,不以自身为本位,则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消灭无存,其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之奴隶,谁曰不宜?立德立功,首当辨此。
链接: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