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齐良骥

标签:
北京大学齐良骥康德哲学教育 |
分类: 燕园纪实类 |

齐良骥(1915-1990),又名振功,号良绩,蒙古族,北京市人。
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因生病而闭门读书。得知西南联合大学消息后,远走四川、取道越南,历时一年半,1941年抵达昆明,并执 教于西南联合大学。此后一直执教于北京大学。1951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8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0年12月病逝于北京。
齐良骥先生是著名的西方哲学史家和康德哲学专家,对于当代中国的康德研究和教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40年代起,齐良骥先生就开始发表关于康德的论文,1957年他出版了专著《康德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方法的批判》,对于新中国康德哲学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参加了大量的西方哲学史、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资料和教材的撰写、翻译工作。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康德研究的论文,如《康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启蒙思想》、《康德哲学中范畴的起源问题》,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得到了国际康德研究界的重视。1990年世界康德会议在美国召开,齐良骥先生寄去论文并被安排进行主题发言,惜乎以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齐良骥先生从教几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其教学善于导引,以便学生入哲学堂奥。晚年期望能对自己一生的康德研究进行总结,并完成对康德理论哲学的整体研究,因自识年高体弱,恐难成夙愿,日夜奋笔,竟未能如愿。其遗稿后人整理为《康德的知识学》,由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此外,齐良骥尚有译著《科学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合译)等。
后一篇:漫游俄罗斯——伏尔加河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