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张申府

(2013-06-20 12:00:00)
标签:

北京大学

哲学

张申府

教育

分类: 燕园纪实类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张申府

  张申府(1893-1986),原名崧年,后以字行。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爱国民主人士。出生于一个地主知识分子家庭。幼年随父识字。1904年,入读村塾。1906年初,到北京读小学。190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顺天府高等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不愿随家人还乡,独自留京,剪发明志,为家庭所不容,几乎与之断绝经济关系。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4年暑假,临时改名张砾,预提前报考本科;考虑到报考理科需有预科毕业文凭,遂报考文科哲学门,而非心仪之数学;入读哲学门不到两个月,即申请转入理科数学门,破例获准;如愿转入数学门后,对只学了两个月的哲学又不能忘怀,于是纵情阅读哲学书籍。这段游学于数学与哲学之间的经历,对其一生的学术路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5年,开始在北大图书馆博览外文书籍,包括日文、德文、法文、英文等,其间发现罗素,此后一生对其痴迷。1916年暑假前夕,带头发动“不考运动”,号召只读书、不考试、不要文凭,响应者寥寥;同年,任教于蔡元培、李石曾在京创办的孔德小学。1917年夏,因倡导和参与“不考运动”,肄业于北大理科数学门。至此,其所受学校教育结束,自初小、高小、大学预科至大学本科,均为跳跃式,无一毕业,无一文凭。暑假后,以助教名义留校工作。
  1918年,代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管理图书馆。1920年春,参与陈独秀、李大钊负责的共产党组建工作;9月,罗素来中国,以北京大学代表身份前往上海迎接;冬;以蔡元培秘书的名义,随其前往法国。在法期间,介绍周恩来入党,并担任旅法共产主义小组早期负责人;次年,在德国介绍朱德入党。1924年,经李大钊推荐,前往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同年,黄埔军校开办,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辞职;秋,被广东大学解聘。1925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因讨论党纲而与人发生争执,会后决定退党。
  1928年,在暨南大学、大陆大学、大夏大学等校任教。1929年至1934年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讲授罗素哲学与逻辑。1931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任哲学系专职教授。1935年,指挥“一二?九”运动,次年2月被捕,经多方营救后出狱。1937年,相继发起成立北平、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任总负责人;结识彭真。1938年,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年,任政治部(国共合作战时动员机关)下属的设计委员会委员;于1940年前后被先后解职。194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当选为改组后的民盟常务委员兼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次年,国共商议召集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民盟代表之一。
  1949年1月,北平解放,所任教的华北学院解散,生活无着;3月,给周恩来去长信一封,说明自己近况,承认自己政治低能,表示此后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不久,先后与受周恩来派遣的齐燕铭、章伯钧面谈,再三承认撰写《呼吁和平》的错误;7月,与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面谈,再次承认错误;8月,在彭真的亲自过问下,到北京图书馆工作,直至终老。1986年6月20日,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
  张申府先生是一个有自由主义倾向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怀着传统的以学干政的愿望在政治漩涡中挣扎的现代学者,是一位真诚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并努力将其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革新者。作为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辩证唯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申府主张把长于“辨而通”的逻辑解析与长于“活而通”的唯物辩证法结合起来,形成“解析的辩证唯物主义”,并进而宣扬“列宁、罗素、孔子:三流合一”,提倡把唯物辩证法与逻辑分析方法以及孔子“仁”的理想原则相结合,建设现代中国新文化。有《张申府学术论文集》、《所思》、《罗素哲学译述集》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