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牟宗三

(2013-04-12 11:00:00)
标签:

北京大学

牟宗三

新儒家

教育

分类: 燕园纪实类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牟宗三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当地望族,世代耕读传家,至其父时家道已衰。
  9岁入私塾,两年后转入新制小学。1923年,考入栖霞县立中学。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3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返回山东,任教于鲁西寿张乡村师范。1934年秋,赴天津,与学界名流张东荪、社会活动家罗隆基交往甚密,并经张氏介绍加入国家社会党。1935年,赴广州,任教于私立学海书院。1937年,在北京主编国社党机关刊物《再生》。“七七”事变后,辗转于天津、南京、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担任过中学教师。1941年,退出由国社党改组而成的民社党,此后终生未加入任何党派。1942年秋,应成都华西大学之聘,任教于哲史系。1945年秋,自成都赴重庆,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1946年春,随中央大学自重庆迁回南京;同年秋,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1946年底,创办《历史与文化》月刊;同年秋,任教于金陵大学、江南大学两校。1948年,撰《重振鹅湖书院缘起》一文,首次提出儒学发展三期说。1949年,任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1949年夏秋之间,只身渡海至台湾。1950年秋,应台湾师范学院(后改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之聘,主讲理则学、哲学概论、先秦诸子、中国哲学史等课程。1951年夏,主持台湾师大人文讲座(人文讲习会),随即将之发展为“人文学社”。1954年8月,发起“人文友会”。1956年秋,应台中东海大学之聘为人文学科主任。1958年,与唐君毅、徐复观、张君劢联名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1960年,离台赴港,应香港大学之聘,主讲中国哲学。1962年,与唐君毅在香港发起成立“东方人文学会”。1968年春,应唐君毅之邀,由香港大学转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及新亚书院哲学系任教;次年,接任新亚书院哲学系主任。1974年7月,由香港中文大学退休。1975年,任教香港新亚研究所,为哲学组导师。1987年4月,获香港大学颁发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5年4月12日逝世于台湾,终年87岁。
  牟宗三先生在北大期间,深受张申府和熊十力的影响。他长期出入于罗素、怀特海、维特根斯坦及康德之间,与张申府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而其最终由西学回归中学,重建道德的理想主义,则与熊十力的熏陶密不可分。
  牟宗三先生一生讲学不倦,著述等身,是一位富有创造性和思辨性、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他在大三时即完成了《从周易方面研究中国之元学及道德哲学》一书的写作,其他主要著作有《逻辑典范》、《认识心之批判》、《历史哲学》、《道德的理想主义》、《政道与治道》、《名家与荀子》、《中国哲学的特质》、《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心体与性体》、《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圆善论》等;另有康德的三大“批判”译注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