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石峻

标签:
北京大学石峻中国哲学史教育 |
分类: 燕园纪实类 |

石峻(1916-1999),湖南零陵人,曾用名石易元、石凤岗,字柏宓,中国哲学史家。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随校南迁昆明,1948年赴武汉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重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55年调中国人民大学,翌年兼哲学史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73年由于中国人民大学停办,调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78年回到复校后的人民大学,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1999年4月15日逝世于北京。
石峻先生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长期从事于中国哲学的研究。在三、四十年代,石峻就注意研究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中外各种哲学学说,解放后又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哲学的研究。50年代曾发表《论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讨论及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长文,系统探讨了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80年代初期,在反思和总结建国30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石峻又先后发表了《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开展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关系。石峻认为,研究中国哲学史,当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不能把这种指导简单化和庸俗化,教条主义是阻碍中国哲学史研究深入进行的主要障碍之一。
石峻先生是国际知名的佛学专家,30年代师事汤用彤等哲学大家,研究中印佛学,先后发表了《〈肇论〉思想研究》、《论玄奘留学印度与有关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些问题》、《宋代正统儒家反佛理论的评析》、《论隋唐佛教宗派的形成》、《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与人合著)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并合作主编了《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对于推动中国佛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石峻是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开拓者。50年代初执教北大期间,石峻曾负责组织编写了《中国近代思想史讲授提纲》,主编了《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为中国近代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晚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并主编大型丛书《现代中国思想论著选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的开展。
石峻的著作除了上面提到的外,尚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范缜评传》、《胡适评传》、《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等。
前一篇:幽魂花色谜169,图片谜
后一篇:平遥——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