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网上幽魂
网上幽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639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周叔迦

(2013-01-11 10:00:00)
标签:

北京大学

周叔迦

佛学家

教育

分类: 燕园纪实类
北大哲学系历史名人——周叔迦

  周叔迦(1899—1970),原名明夔,字志和,笔名云音等,室名最上云音室,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佛学家。其祖父是清代两广总督周馥,父亲是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周学熙。
  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曾先后从事过工业与商业,但均无所成。1927年旅居青岛研究佛学,精研汉文经、律、论,旁及其它文种经书,期间受菩萨戒为居士。1930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民国大学等高等学府讲授中国佛学。1933年,主管北京刻经处,校刻有《名僧传钞》、《性相津要》、《信力入印法门经》等。1936年起,任华北居士林理事长,为信徒宣讲《维摩经》、《法华经》等佛典,在此期间创办了居士林佛教图书馆和佛画研究班,并设立佛学研究会,编辑佛教史志六种。1940年于瑞应寺创办中国佛教学院,并担任院长。解放后发起并参加了1953年成立的中国佛教协会,任副会长,在此期间领导并完成了《佛教百科全书》的编辑、房山石经的拓印、全国石窟的调查、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的修建等工作。1956年后主持中国佛学院的工作,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亲自授课并创设研究生班。周叔迦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国尼泊尔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第五支部负责人,当选为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印度摩诃菩提会推选为终身会员。1970年1月11日,因心脏病、肾炎逝世,终年71岁。
  周叔迦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佛教学者,其精研佛经,学识渊博,撰有大量研究佛教文化的理论著作,与汤用彤、黄忏华并称为中国佛教研究三大家。先生最早发表的著作《牟子丛残》证明《牟子理惑论》反映了东汉末年佛教初传到中国的情况,对研究早期佛教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其在《中国佛教史》中对于中国佛教发展七个时期的划分,在佛教学界亦是独树一帜。此外,先生多有注释佛经以及相关佛学研究的著作与论文,并编有《敦煌劫余录》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周叔迦先生也是我国近代佛教文化和佛教教育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其校点校刻及刊印佛经典籍,创办佛学院、图书馆和研究班,与佛学界同仁编辑佛学刊物,并长年在北京大学等全国高等学校以及佛教学院亲自授课,讲授中国佛教史、佛教文学、因明学、唯识哲学、三论哲学等课程。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新中国培养出大批具有佛学研究和教务工作能力的人才。
  周叔迦先生一生胸襟坦荡,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常常提携后进。其抗战时期曾用“水月光”作为笔名以示清白,表明自己没有与为日本人做事的人同流合污;解放后,先生“在五十年代的肃反运动中蒙受了许多屈辱和不白之冤”(《清代佛教史料辑稿》),其以“杌人”为笔名,亦是表明要以坐冷板凳的精神,把佛学研究继续下去。先生讲授课程不受聘书和讲课费,刊印书籍、创办佛教学院等,亦多是自己出资乃至变卖住宅。先生常以教人要注重培养“三重人格”,成为“善人、修行人、明白人”方能于此世界具有自身之独立品质和信仰。先生逝世之时,经周恩来总理明示,新华社与《人民日报》都发布消息。
  周叔迦先生多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较重要者如《中国佛教史》、《法华经安乐品义记》、《唯识研究》、《因明学》等,并有《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七册传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