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四岁二个月)

标签:
育儿 |
很羡慕孩子们,难过的时候能够张开大嘴嗷嗷直哭。他们那种毫无掩饰的对情绪的表达总让我无比羡慕。所以每次儿子因为一些小事大哭的时候,我总是会用欣赏的眼神看着他,然后略加安慰,通常用不了多久,他就破泣而笑。不记得多久没有好好大声哭过了,人长大了的代价就是要学会控制情绪,难过悲伤痛苦的时候学会平静处之。这些其实都是题外话。言归正传。
最近遇见一个妈妈,孩子一岁的时候开始上早教,在家也一直注重智力的开发,据她自己的话说,孩子三岁前,很乖也懂很多,让她做梦都会笑醒。但现在,她女儿三岁多,在我看来,确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也许懂得比别人多,但学习并不专心,而且略有些调皮,做事也没有耐心,原本以为是我孩子的专利,没想到这么大的孩子都大同小异呀。正因为没有主动性,或者没有形成内驱力,在我看来,比起那些在童年的时候玩大的孩子,会显得后劲不足。她的妈妈比较重视知识的灌输,却没有培养很好的习惯。也许,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能教,能辅导,能督促,而总有一天,我们的知识不够再教孩子了,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还是没有主动性,没有形成内驱力,即便是前期他优于同年龄的孩子,她最终也不会是先到达终点的人。
除了这些,她的孩子还很霸道,抢我儿子正在玩的玩具不说,还用她手里的毛巾打儿子。她妈妈给他送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但让我沉思的是,她妈妈也许还忘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德育的培养。不由得不让我概叹现在的父母们多么重视智力的开发,到了上学了,更加以名次论英雄。其实学习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没有谦和的性格,没有发达的情商,即便你智力超群,终究也未必能够幸福,能够成功。
深思的同时,我想到了现在的一些有心里问题的大人,他们无一例外的都与童年的经历有关。大人所有的性格问题,心里问题都是童年造成的。由此可见,童年的性格培养和呵护有多么重要。
我的儿子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然也会小气,会霸道,会跟小朋友吵架,但我都会尽力去要求,尽力去阻止,并希望把好的品德带给他。真的要引起现在父母重视的是德育的培养。有一些父母或许会说没有时间去教孩子品德,其实不用教,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榜样。听过一句话:如果你说你没有时间教孩子,就像说没有时间做人一样。教孩子的过程就是自己做人的过程,要求孩子的同时,大人也要端正心态,重新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