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一件小事想到关于孩子的“孝顺”

(2010-03-11 08:54:25)
标签:

育儿

家庭

小事

怨言

座位

分类: 宝宝的成长

从广州坐车回珠海的时候,车上座无虚席,一个约五六岁的孩子坐了一个座位(原本没买票),在腾位置出来的时候,完全可以她妈抱着孩子坐的,孩子不愿意,非要一个人坐,她妈无奈就坐在中间的走道上,孩子熟视无睹。而她母亲却一句怨言也没有。母爱真是伟大,为这样的孩子我心生感触。他怎么可以看到自己的妈妈坐在地上,而自己却占着一个座位。虽然仅仅只是一件小事,但我想性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堆砌而成。

 

还好,不是我的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呢?我想,我绝不会像他妈妈那样毫无怨言地坐在走道上,我会跟孩子据理力争,我会告诉孩子他这样的行为是非常自私的行为,我会要求孩子跟我一起坐,我会告诉孩子没有理由母亲就要牺牲一切为了孩子。我尊重平等,也给了孩子限度范围内的自由。我的孩子有时也会为我想:比如,有一次跑步去做朋友的车,跑的太热,上车又打不开窗,孩子主动跟朋友说话(平时并不主动跟不熟的人说话),要阿姨把车窗打开,说妈妈热;比如,在公共场所没位置坐,孩子总是会为我去抢位置,抢到了告诉我是他为我占到了位置。又比如,有什么好吃的,从来都是我们俩个一起分享,更多的时候,我还会要求他分给家里的人。

 

 母爱爱得有点没有原则,孩子把放纵看成了理所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其实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父母双方都很慈善,自己的孩子却很自私自利。父母双方可能是大字都不识,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教育出事业有成,品德高尚的孩子。也许父母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教育方式,可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不是天生都会当父母的,更多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去教育孩子,有一些可能更是一味的宠爱,以为自己给了孩子全世界,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全部给了孩子,孩子就应该好好成长了,而结果却总是不能如自己所愿的成长。总是在牺牲了一切以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终究是争论不清的。

 

现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很好了,完全没有必要把好吃的,好用的全部舍给孩子,学会跟孩子一起享用,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能保证孩子长大以后一定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我会尽量去教导,并且对他每次对于家人的好给于充分的赞扬和鼓励,唯有懂得爱家人的人,将来才会爱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