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读大学,说这学期开学,同一大学其他系的一个孩子,因为无法承受大学的成绩与中学的差距,一纵身跳下了五楼,生命就在这一纵之间戛然而止。侄儿说给我听时,我听得心惊肉跳,没几天,我们居住的小镇上有一个初二学生在家里结束了自己鲜活的生命。
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我感到无比的沉重与悲痛。我不懂这是怎么了,活着,然后再考虑其他的。宝曾与我说,她的同学因为考得不好,同学母亲是这样责备同学的:你考这么点分数怎么有脸见人呢?宝在说时非常气愤。我只有跟宝说大部分家长是很看重孩子成绩的,但她们不看重的是东西往往到社会上是最重要的。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曾与宝说一个美国的中学生,如果会做一张小板凳,是件十分自然的事,而日本的中学生会插花或者会做饭,也是件很普通的事。因为我们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四个人甚至六个人的重心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不堪重负,可想而知。
曾有一个朋友问我,你的宝真的会做饭吗?我说是啊,十几岁的孩子做饭有什么不妥呢?我曾与宝说过,妈妈生病固然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幸,但是因为妈妈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悟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地活着,这对于她与弟弟来说不失为一件幸事。我记得当小宝煮着放错盐的菜,我一边吃,一边跟小宝商量,如果少放点盐,可能会更好吃些。小宝说他该放糖时也放成盐了。通过做饭,小宝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不容易,孩子在自己动手的生活中渐渐地长大。虽然宝与小宝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总体来说他们是可爱的。如果做家务,可以增强孩子生命力的韧性,我们做家长的何乐而不为呢?
当我们将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一定要考上四星级高中,一定要考上985、211的大学时,我们考虑过孩子的想法吗?有一个朋友曾问我,如果小宝继续这样,以后可能连普通高中都不能读,我说不会,只要小宝愿意学习,就是学门技术也是件不错的事,孩子只要可以自食其力,只要能够懂得孝敬父母,只要可以自律然后他律,就是家长福分。当然如果孩子可以成才,可以有出息,可以象世俗中想象的那样,大部分家长会更高兴,但是人才与际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都是普通的家长,没必要苛求孩子。孩子到我们这个家庭是我们的缘份,好好地惜缘,好好地珍惜彼此的相处,不要用我们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这样孩子会幸福些快乐些,我们大人也会轻松些。
每个人的生命都很脆弱,每个人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够强大。于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少点要求,多点宽容!我们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努力让孩子也成为我们的朋友,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家长,做一个让孩子快乐的家长,用我们的爱来呵护脆弱的生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增强生命的韧性,让我们的生活快乐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