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很可能创新高,本周末央行加息概率大。首先,商务部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在5月中下旬反季节环比上涨,如图1所示,这将使5月CPI达到5.5%左右,至少在5.4%,这意味着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虽然市场一致预期CPI将在下半年回落,但目前至少未见到回落的信号,管理层不能掉以轻心。5月份重新抬升的CPI,将直接迫使央行6月份加息。其次,央行无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除了优先选择在节假日之外,也通常选择在周末。最后,央行通常在宏观数据公布前发布货币政策。综上所述,一方面,5月创新高的CPI直逼管理层6月份加息,另一方面,下周二将公布5月宏观数据,所以央行很可能在本周末选择加息,这也都符合央行的以往惯例。
图1: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周度环比%)
http://s13/middle/4db07d09ta5514cfb542c&690
中小企业因“资金荒”而面临生存困难,但这并不构成央行不加息的理由。5月份工信部派了多个调查组奔赴东南调研,前几日银监会下发了文件,鼓励银行向小企业发放贷款,并提供优惠条件。正是基于此,市场中有一种声音认为:政策调控过度,管理层开始放松对小企业的贷款,这是政策放松的一种信号,银行很难再上调利率。但巴索林认为,这种观点很难站住脚,因为:首先,银监会只是调整了贷款结构,并未提及信贷总规模,社会的流动资金并无改变,并不能构成放松信号。其次,中小企业目前并不怕高利率信贷,而是缺乏信贷资金,中小企业向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在24%以上,远远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所以央行一次加息后,并不能阻止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央行提高存贷利率后,会减少社会中的流动资金,对于控通胀有直接有效的作用。综上来看,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荒”和物价通胀的矛盾问题,央行可以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只选择上调存贷利率,即加息一次,便同时可以照顾这两个问题。
如果央行在本周末选择加息的话,对股市影响并不大,股市反弹的时间点可能提前。市场一两月前就预期到央行要在6月份加息,并且一直都是这样的预期,所以6月份的加息早已经被市场消化,因此对股市的影响较小。央行本周末如果加息的话,会对股市有短暂几日的影响,让股市震荡下跌,但不会导致股市再来一大跌。央行一旦加息,就意味着至少两个月内,央行都不会考虑加息的事情,利空“靴子”落地,等待市场消化几日,股市便企稳反弹,反弹的时间窗口提前。
如果央行本周末不加息,也不意味着政策放松,股市反弹的时间将可能延后。6月份第一周,物价仍然呈现上涨态势,通胀并未见回落,所以即使央行本周末不加息,也不能被视作政策放松的信号,因此股市并不会因“未加息”而迅速反弹。6月底,机构开始预测二季度经济数据,二季度经济很可能好于预期,6月底也步入到了中报炒作的阶段,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好于预期,这些利多因素将会推动股市的反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