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生日与吹灯拔蜡
前不久在云贵川出差,虽然是一种美差,可每次吃饭都离不开辣子,开始真是不习惯,两餐饭后上下难受。主食也离不开大米或米粉。有一天晚餐时,我们其中的一位年岁较大的领导在工作餐的中途提出想要吃一碗面条。当时大家也没当回事,心想北方人就是改不掉吃面的习惯。当服务小姐把面条端上来后,没想这位领导正式宣布今天是他的“诞辰”纪念日!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不该如何是好,但一致佩服他真是廉洁自律,就怕提前说了给他摆生日宴席。没成想他摇头一笑,说:“我就怕你们搞吹灯拔蜡那一套!”
过生日,尤其是西式生日,必然的程序是把灯熄灭,点燃蜡烛,参宴人如同众星捧月般,拍着手齐唱“祝你生日快乐”,寿星老闭眼许愿,然后眼一睁开就一口气把蜡烛吹灭,最后拔掉蜡烛,开始切开蛋糕,大家分而食之。就是这么一个复杂的程序,其实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吹灯拔蜡”。
何谓“吹灯拔蜡”?在中国汉语中,有的解释是“散伙”的意思。但在广大北方农村还有一个更为广泛的说法,叫“嗝儿屁着凉”,说俗了也就是人的死亡!北方农村人死后要把死人放进棺材,摆在庭院祭奠几天,棺材的前脸下方点上蜡烛或油灯,贡奉着点心水果等祭品,亲友来了要跪在此前当即嚎啕大哭,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擦眼抹泪,嘴里絮絮叨叨:“我的天啊!我的(七姑八姨、五叔六舅)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啊,啊!”等守灵人稍劝时,来者嘎然而止,接着就有说有笑——完全是一种程式。待出殡前要吹灭油灯拔掉蜡烛,下辈人摔碎祭奠烧纸用的砂锅或盆罐,送死人上路了。
您看这个吹灯拔蜡与过生日是多么的风马牛不相及!要是更多的人知道了吹灯拔蜡是这么回子事,谁还敢这样过生日啊!我刚才说的这位领导同志大概就是因为这样,才从来不过西式生日,每次就是吃“长寿面”。
要不怎么说是西式呢?西方人大概是把中国的送死人上路与他们的诞辰时刻结合起来了。你说死了,就等于是上天了,是再生,是涅磐,所以你死了吹灯拔蜡,我西方过生日也吹灯拔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