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缘终未了,白居易扳不过封建礼教

(2010-02-03 08:46:09)
标签:

远山狼声

白居易

湘灵

小蛮

樊素

歌伎

长恨歌

文化

分类: 戏说历史

情缘终未了,白居易扳不过封建礼教

文/远山狼声

 

http://s12/middle/4dafb5efg7f14e35b1fdb&690

    白居易,白县长公子,从小刻苦读书,做过中科院院士,当过纪委干部,虽从政有起伏,但创作大丰收,成为一代诗王,过着小康生活,直至天年。白居易政坛失意后,与歌伎同病相怜,为了消除烦恼,晚年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家姬众多,最有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的人生貌似风流潇酒,其实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他与邻家女子湘灵的“马拉松”爱情,始终奔跑在两条道上,成为他的终生憾事。

  白居易出生在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时,为避家乡战乱,随母迁家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境内),从此认识了比他小4岁的邻家小女-湘灵。湘灵,活泼可爱,嗓音甜美,他们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白居易19岁时,湘灵15岁,少男少女情窦初开,便偷偷谈起了恋爱。白居易做诗《邻女》,赞美了湘灵的美丽动人。虽然长期相爱,但因家教甚严,只能暗中往来,以致双方的父母都不知内情。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27岁时,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留恋湘灵的诗,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十七年的相处和八年的相恋,感情非常深厚。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考虑过结婚问题。但湘灵担心自己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表示“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双方都发誓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开始了官场生活。他回符离住了近十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浓厚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十九年,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此时的白居易,已进入而立之年,且功成名就,但依然无法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在准备举家搬迁长安时,他再次苦求母亲成全他和湘灵的婚姻,但门第高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还不充许他们见面。临走前,白居易悄悄跑去和湘灵告别。因怕别人知道隐情,既不敢哭,也不敢说话,双方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白居易《潜别离》写出了当时的情形:“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后来,许多达官贵人给他做媒说亲,他都没有答应,他念念不忘自己的心上人。白居易以不与其他女子结婚相抗争,惩罚母亲的错误,三次写下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他们的结合遥遥无望,白居易苦闷万分:“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惠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感秋寄远》)结婚的佳期与最美的年华都成了一场空,岂不令人感伤

   白居易37岁时,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怀念湘灵,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一场,并写下“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逢旧》)。这时,白居易已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仍未婚嫁。诗中,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之恨应有关联关系,可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爱情悲歌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白居易和杨氏关系虽不坏,但白居易仍然经常想念情人。湘灵曾经送给白居易一双鞋子,他一直保存着,多年来,走到哪带到哪。元和十年,白居易贬江州司马,又将鞋子带到了江州。次年春天,他在院子里晒东西时,忽然见到那双鞋子,少年往事历历在目,哀、怨、辛、酸一齐涌上心头。他禁不住思绪翻腾,感叹再三:“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为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泊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后,色黯花草死。”
   直到白居易53岁,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湘灵悄然遁去,不知流落何方时,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爱情悲剧才划上了沉重的句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