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奖录取高分考生动了谁的利益

(2009-07-07 22:50:55)
标签:

远山狼声

浙师大

高考

重奖

广告

杂谈

分类: 狼子野声

重奖录取高分考生动了谁的利益

文/远山狼声

   

    6月20日,浙师大公开消息称: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者,奖励人民币20万元;文科前150名、理科前200名者,奖励人民币15万元;文科前200名、理科前300名,奖励8万元;文科前300名、理科前500名,奖励5万元对省外考生,高考成绩居各省文科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者,免大学本科期间学费。一石击起千层浪,大家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事实上,每当高考成绩揭晓前夕,各地高校都会出台新生奖学金政策。今年浙师大的这一惊人举动,却是国内高校讫今为止的最高奖励,比06年高校最高奖金2万元,四年翻了十倍。比照浙江其他高校的奖励政策,除浙江工商大学设最高6万元的新生奖学金外,其他如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都是免4年学费,浙师大最大的竞争对手杭州师范大学也是免4年学费,唯独浙师大金鸡鹤立。

    浙师大的做法合法吗?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庄华洁表示:“在国外大学,为了吸引优秀学生,采取全额奖学金和半额奖学金来解决学费、生活费,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浙师大此举,也是为了吸引更好的学生投身教育事业。”高校奖学金的上限和下限,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资金来源多样,赞助或学校自筹都可以,她认为浙师大的做法应在高校自主权范畴内

    浙师大为何采取重奖手段,推出重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大道理看,浙师大推出这一招生政策,是响应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希望以此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从事教师职业。从学校本身看,浙师大地处浙江西部城市金华,与省会城市高校比较,招生明显处于不利,长此以往,办学质量越来越次,学校就会被边缘化。所以,依靠重奖吸引高分考生也是无奈之举,这就叫“穷”(穷途之意)则思变吧

    那么,浙师大的重奖政策,会有哪些好处呢,它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吗?以我看来,至少会引起以下利益调整。

    1、高分考生并非最大受益者。从表面看,高分考生是经济的最大受益者,这项政策享受者是特定的对象即高分考生,而把大多数考生排除在外,这本身有失公充,因为奖学金从论上讲所有学生都有份,实际则用于奖励学业优秀、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事实上,高额奖励对本省考生作用有限,主要吸引外省家庭困难的考生,他们貌似受益者,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得到利益的同时,作出了相应的牺牲,比如放弃了名校的学习,失去了更好的教育机会等

    2、浙师大才是最大受益者。原因有三 一是高额奖金只对本省考生有效,省外考生不享受,这就决定了浙师大将不用开销大额资金。有一位女生,她今年考了理科649分,高于重点线几十分。她告诉记者,哪怕她进了今年全省高考成绩前100名,也不会冲着奖金去填报浙师大,她说读名牌大学才是大家最梦寐以求的。义乌市义亭中学教导主任程攀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用钱来吸引优秀学生,浙师大用心良苦,估计省内前100名的考生不会去,除非家里条件非常艰苦。”他认为,今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浙江招生95人,加上人大、复旦及浙大就数以百计了,一般考生都会选择名校。可见,浙师大准备的奖金是悬在天空让人看的,能拿走的估计不会有几个仔。所以,不少网友、市民认为浙师大此举是在搞噱头,作宣传,我认为很有道理二是巨大的广告宣传效应。我想,浙师大是最有魄力的广告师。以前,有多少人知道浙师大,晓得浙师大在金华的则更少,这次浙师大一鸣惊人,家喻户晓,当比中央台广告效果更好,花少量广告费宣传浙师大,换取无形资产,实在是浙师大的高明之处。三是招到了部分省外高分考生。据说,今年浙师大已招到省外高分考生7人,其中2个达到了免4年学费的要求。近年来,该校吸引了7名江西、贵州等地高考前300名的考生,他们进校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给周围的学生树立了榜样,这是千金不换的效果

    3、谁是局部利益的损失者。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分考生流出地应该是这场高分考生争夺战的受害者,流入浙师大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要知道,如果这个省的周边地区高校都象浙师大那样,以重奖等优惠政策吸引高分考生,那么就会引起磁场效应,家庭困难子弟会被经济利益所吸引。走掉冒尖的,留下自然是普通的。对这个地区人材竞争、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肯定是不利的。当然,就省内高校而言,比如杭州师大,如果高材生真的大量流向竞争对手,那将意味着学校未来的生存危机。

    有竞争才有动力,没有竞争的机制是死水一潭。无论浙师大出于什么动机,客观上都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进一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推动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主观上扭转学校招生的被动局面,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因此,浙师大的举措本质上值得肯定,应该是利国利民的。至于细枝末节,需要不断修理,使其枝繁叶茂,健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