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状元媒》里有一句唱词说,“愿天下有情人都成姻眷”,这是柴郡主的一种美好期待;在京剧的《四郎探母》里,杨四郎也经常把“我在南来你在番,千里姻缘一线牵”挂在嘴边,这是杨四郎的真实故事。一个把“如花美眷”唱了二十年,一个把“千里姻缘”唱了二十年,直到他们的不惑之年,两个人才实现了他们的美梦,一位是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一位是中国戏剧学院研究生班班主任杜鹏。
白燕升:很多人跟我说蓉蓉结婚以后变了。现在不光是一个领衔主演,还是一个团的领导,要负责艺术生产,甚至是市场营销,方方面面都得操心,也一定会着急,我知道蓉蓉是个完美主义者,尤其在艺术上。
王蓉蓉:是。这么多年,了解我的人,跟我合作时间长的人都知道,我这个人生活上的事儿太马马虎虎了,怎么都成。但是排戏演出,舞台上的事儿,我爱较真。现在有很多青年演员到我们团里来,不太了解我,都说我脾气大,其实我所有发火的时候都是在排练场上,是为演戏,排练着急。我经常在排练场跟杨广同(鼓师)较真。
白燕升:吵吗?
王蓉蓉:吵啊,真吵,他觉得按照我的要求没法儿打,我认为按照他那个打法,我没法儿做,在排练场,我们两人能够当着很多人,有时候就过不去,没完没了,反复地在这儿争。他说王蓉蓉
杜 鹏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班主任杜鹏。
一个是华美大气的青衣,一个是俊雅潇洒的老生;一个深得张君秋先生的赏识和真传,一个受益于翰墨京韵的耳濡目染。两个舞台上绝配的行当,两个舞台下绝配的演员,他们结成连理,成就了当今梨园一段风流佳话。
他的道理,我说我的道理。但是争完以后,过去就过去了,丝毫不影响我们私底下的交往,因为争的是艺术,为了演戏的艺术质量。
白燕升:不光是跟鼓师、琴师过不去,一个龙套走不好,你都要重来。这可能跟蓉蓉的流派教育有关,因为张君秋大师生前就一直在讲:戏不能演油了,自己得跟自己过不去。
王蓉蓉:对。他经常说,演每一场,都要跟演第一场的那个感觉一样去演,千万不能演油了。
白燕升:有了张君秋大师的教育做基础,再加上蓉蓉二十多年的感悟和执着,成就了今天王蓉蓉华美的声腔。其实你们两个人性格上还是挺互补的,蓉蓉风风火火,杜鹏是老师,特别得随和,你说他应该是个好脾气。
王蓉蓉:他脾气比较温和,比我好多了,我太急了。
白燕升:杜鹏出身于梨园世家,我听说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唱杨子荣了。
杜
鹏:对,家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要干这个,希望我搞音乐,就送我到青岛学了两年小提琴。可是回来之后,我还是愿意跟团里的演员接触,练功、吊嗓子,一直受到这种熏陶。我六岁的时候还没上学,一听到喇叭里播现代戏,就不玩了,赶紧回家听收音机。那时候县里宣传队组织演出,我就能演一整折《智取威虎山深山问苦》那一折,我演杨子荣,我是最小,其他那些角色都比我大,所以说一直特别向往干京剧。
白燕升:我发现杜鹏他活得挺幸福,挺滋润的。有人评价杜鹏的表演:规矩,没毛病。蓉蓉,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王蓉蓉:这个说法我还是认同的。跟他的工作有直接关系,我觉得剧团跟学校是不一样,我也是从学校出来的,我在学校学的时候,老师教我的是方方正正,规范的动作,如果老师不方正,你的学生不可能方正,所以我觉得方方正正、规范,是跟他的工作有直接关系的。
白燕升:做老师必须这样。
王蓉蓉:对,不能有丝毫的发挥,那是剧团。他本人自然条件还是不错的,如果他想到剧团发挥,很早就到了,那么他会是另外一种状态了,绝对不是现在这种状态。他完全是服从于学校的这个状态,不容许他去发挥。
白燕升:我相信,杜鹏心里一定有渴望,那就是对于舞台的渴望。
杜
鹏:尽管现在在学校,其实这个渴望由来已久,一直到现在。特别是我的专业老师,还有我的绘画老师,都对我寄予很大期望。十几年来,有好几次机会,都差一点就到团里去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学院也不放,就留在学校里面,但只要有戏约我我就上。
白燕升:特别渴望在舞台上演戏,其实是想证明自己,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那个时候您已经是张派名角了,杜鹏当然也想证明自己了,尤其男人。
王蓉蓉:可能会有吧。
杜
鹏:我跟蓉蓉近距离接触,是1996年上研究生班的时候,近距离接触。另外像我的绘画老师刘继瑛先生,还有吴素秋老师,王金璐老师,还有我的恩师王世续老师,他们都对蓉蓉特别关注,特别喜欢,愿意给我介绍。
你刚才说的非常对,关键是我心里就觉得好像怀才不遇,我觉着人家确实各方面都比我优越,特别是专业,我最注重的就是专业,我一直想提高提高再提高,跟这些老先生们学戏,也是为了提高自己。
不管从专业上还是从绘画上,我都愿意潜心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着我还不够,我还要继续努力。
白燕升:蓉蓉跟杜鹏二三十岁的时候,两个人心里都挺不安静的。蓉蓉期望自己在事业上能够更加成熟,更加辉煌,杜鹏呢,也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心态,也希望能够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够和蓉蓉的名声相匹配。尽管1996年认识了,好像没有那种水到渠成,就走到一起的感觉。
杜
鹏:没有达到,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得去提高一下,才能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白燕升:于是两个人一下又悄无声息了,又没关系了,并且达八年之久,彼此都没音信,也不发个短信什么的?
王蓉蓉:没有。
杜
鹏:我对蓉蓉还是一直向往的。
白燕升:你给她发过短信吗?
杜
鹏:发过,见面我们也打招呼,但是她对我确实有意见,我能看得出来。
白燕升:她对你的意见是什么呢?
杜
鹏:那时候,我们这个关系好像已经公开了,闹得满城风雨,全都知道。突然我要去战友京剧团排戏,我把这个放下了,就好像是我们已经分开了一样,大家就认为吹了。这样的话对她影响非常不好,那时候人家已经是特别有名气的一个演员了。
白燕升:分开这八年,老师们还在撮合吗?
杜
鹏:老师一直说我,特别是我的绘画老师刘继瑛老师,她特别得喜欢蓉蓉。
白燕升:这些老师跟蓉蓉说过吗?
杜
鹏:我就不清楚了。
王蓉蓉:主要是说他来着。因为我们两个人在研究生班三年,在这个期间,主要是几个老师希望我们俩好。从心里来讲,虽然那个时候三十几岁了,对我来讲考虑家庭少,没有真正考虑那么深。人家也跟我说,应该交个朋友,应该结婚,应该成家了,已经三十几岁了。我嘴上是答应的,但是实际上我的内心深处,想的还是少,跟现在这两年想的完全不一样。那么我现在想起来,作为我们两个人当时脑子里想的第一位的,还是业务上,专业上,能够再进一步,再好一点,多演几出戏。两个人都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谈生活。
杜
鹏:有关婚姻的事情, 没说过一个字。
王蓉蓉:我们俩一次都没说过。
杜
鹏:就是谈工作。
王蓉蓉:我们两个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没有吃过一顿饭,没有逛过一次公园。
白燕升:不可思议,真的。你俩都是戏痴。这八年当中,蓉蓉的张派艺术如日中天,你看没看过她的戏?
杜
鹏:看过。
白燕升:是有意识的吗?
杜
鹏:有意识关注她,有时候看电视,有时候在剧场。
白燕升:蓉蓉,你知道他去看吗?
王蓉蓉:不知道。
白燕升:两个人都没关系了。
王蓉蓉:就是没有关系,一点都没有。
白燕升:真没劲你俩,这八年就是这样过的。
杜
鹏:后来我们在一块开会,我就有意识地试探她,接近她,然后我问她手机号码。
在《上天台》中饰
刘秀白燕升:还不知道手机号码?
王蓉蓉:因为在研究生班,我们俩在一块的时候,我还没有手机呢。
杜
鹏:她对电器一无所知。那时候我就有意识地给她发信息,可是从来没跟我回。我就跟刘继瑛老师说她没信息。刘老师觉得不管怎么样,打个电话,不管成与不成。
白燕升:叫你给蓉蓉主动打电话?
杜
鹏:对,咱们试一把,别老蔫不溜秋地发短信了。我当时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她把我回了,说不行那我就踏实了,那就没缘分了,那我就再另外寻找幸福,只能这样了。还不错,她还是希望再次见面。
白燕升:结婚的日期是?
王蓉蓉:2006年12月份。
杜
鹏:非常得快,12月24日。
王蓉蓉:圣诞节前一天。
白燕升:也算闪婚了,八年冷战,2006年的下半年刚联系上,就闪了,哈哈。
http://s10/middle/4daf90eeh7f1307e19899&690杜 鹏:戏为媒(1)" TITLE="【那些角儿】王蓉蓉 杜 鹏:戏为媒(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hop33913008.taobao.com
小淘客栈 正版戏曲碟片专卖
高清录制DVD专卖
欢迎选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