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角儿】李小锋 张宁: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 1

(2010-02-06 19:05:28)
标签:

秦腔

劈山救母

我们俩

李小锋

中国

杂谈

在幅员辽阔的三秦大地上孕育了一个历经沧桑的艺术,文人们赞美过它的高昂,当地的老百姓把它看成是心中最动听的歌,正所谓“八百里秦川秦声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吼秦腔。”陕西著名秦腔演员李小锋和张宁夫妇就在大秦之腔里“鸾凤和鸣”。
    李小锋和张宁是陕西省艺校的同学,毕业后一同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30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他俩互帮互学,大胆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二人珠联璧合,笙磬同谐,成为秦腔界的黄金搭档。
    张宁的嗓音甜美圆润,行腔委婉流畅,善于以声传情,在传承“苏(蕊娥)派”唱腔特点的基础上,她吸收了秦腔名家肖玉玲的唱腔特点,得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她在“西凤杯”秦腔演唱广播唱腔大赛中脱颖而出,一连获得三届一等奖,她还荣获了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金奖,西北五省(区)戏曲邀请赛一等奖。她坦言:作为一个演员自身的先天条件并不是很好,毕业后分配到人才济济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最初自己的演出机会不多,能演主要角色的机会更少,她非常珍惜每一次上台的机会,那怕是演出丫鬟宫女,她也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她在台上暗自向主要演员观摩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李小锋是一位不甘平庸、思维活跃的新时期秦腔领军人物。他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较早意识到提升文化素养、加强美学理论指导对戏曲演员的重要性。戏曲演员自小学戏,文化基础较弱,容易满足技艺的娴熟掌握,忽视了文化素质的修养。他对弘扬民族文化有独特的坚持,他曾说: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目前,国家文化及经济由一个浮躁的状态慢慢地走向沉淀,有一天必然回归到祖先给我们烙上的“中国印”。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生活习惯,比如,西安人喜欢秦腔与泡馍、面条,陕北李小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文武小生,国家一级演员,生于陕西临潼。“梅花奖”获得者,秦腔界第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表演专业研究生。
    著名作家贾平凹评价说:
    “李小锋先生是秦腔舞台上的名小生,他以现代人的理念和意识,诠释古典戏剧人物,唱念做打,皆有新意,诚为可贵。”
    张 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名旦。她的嗓音甜美圆润,行腔委婉流畅,善于以声传情,在传承“苏(蕊娥)派”唱腔特点的基础上,她同时吸收了秦腔名家肖玉玲的唱腔特点,在秦腔演唱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她和李小锋先后合演了《花亭相会》《夜逃》《四郎探母》《彩楼记》等剧目,尤其《花亭相会》更是久唱不衰,得到了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人喜欢民歌与小米稀饭。这种生活上的习惯就是文化,就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一辈子也不能改变的“中国印”。
    他还说过,打民族文化品牌,必须因地制宜。比如到了陕西,想到的是秦腔、秦俑。有声的是秦腔,无声的是秦俑;动态的是秦腔,静态的是秦俑;地上的是秦腔,地下的是秦俑。文化投资绝不能撒胡椒面儿,什么都搞,最终没有重点,没有品牌,也就没有了特色文化。
    白燕升:提到秦腔,人们常说是吼秦腔,难道只有吼才过瘾?才令人叫绝吗?
李小锋:我觉得应该是唱秦腔。吼是一种自然状态,现在叫原生态吧。秦腔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是艺术的再现。它是有艺术性的,让人觉得悦耳动听,吼应该改成唱秦腔,这是我的感觉。
    白燕升:2007年4月9日,《戏苑百家》走进了山西洪洞,我们邀请了十几个剧种的演员,共同唱响《苏三起解》,张宁也参加了,张宁唱完第一段以后,山西的观众说什么也不让她下去,掀起了晚会的第一个高潮。张宁那天唱秦腔,让我很惊讶,不是以往那种吼的印象,她唱得非常抒情,非常动听,你是刻意地追求,还是秦腔的声腔本就如此?
    张 宁:不是刻意的追求。秦腔里面,比如说花脸呀,须生呀,可能有这个吼的因素,但是好多旦角演员的唱法,特别是我们这个年代的,已经在老艺人的那个基础上,融入了很多民歌元素。从1980年,我们就开始学习民族声乐,我们在学校就有这个科目,当时可能年龄很小,没有把它很好地融入进去。后来,在这么多年的演出实践中,才把它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所以在我的艺术演绎过程中,不要去吼,而是把它唱得悦耳动听,用声音去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
    白燕升:吼,是一种原始的状态;唱,是现在的一种追求。小锋跟张宁,你们俩是在一起合作多久了?
    张 宁:我们俩1980年认识,1987年毕业,1984年我们俩合作的第一部是《断桥》。他是许仙,我是白蛇。从1984年开始合作到2007年,20多年了。
    白燕升:我听说最初合作,还发生过冲突?
    李小锋:要是没有那个冲突,可能也走不到一块。
    白燕升:真的吗?给我讲讲。
    张 宁:这个是我印象最深的。在戏校的时候,当时排完《断桥》
    后,我就开始排《游西湖》里面的李慧娘。当时跟我搭档的一个小生刚好到变声期,可小锋的声音还好着呢,天生一条好嗓子。他刚开始学戏,学的是丑角,三花脸。我们老师说把小锋调到我这个剧组,演裴生,突然跟他搭档,我就觉得很别扭,我们俩就吵架,他也不高兴,他那会儿是我们的班长,吵完后我就哭了,我几天情绪都不好。结果没想到,我记忆最清楚的是,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他把我叫出来给我道歉,就在这个时候,被我一个同学发现了,说李小锋把张宁叫出去,神神秘秘的。那个时候,大家都说这说那,从那以后,他可能也有点不好意思了,就慢慢对我注视了,关注了,那我对他也注意了,也关注了。
    白燕升:你道歉的时候,选择了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是别有用心呢,还是很自然的一种巧合?
    张 宁:我认为可能不是别有用心,因为他没有那个心眼。
    李小锋:我们俩周末就开始学对儿戏,当时就学了《花亭相会》《虎口缘》《写状》,学了好多对儿戏,我认为那段时间虽然是在学生阶段,但是很值得我们留恋,通过排对儿戏,两个年轻人的心也就自然而然地靠近了。
    白燕升:你们合作的第一个戏是《花亭相会》,有点像京剧的《坐宫》,两个人的对唱严丝合缝,两个人应该说很默契了。但是戏里你打了他一巴掌,据说这一巴掌不那么好打?
    张 宁:这一巴掌看着很简单的,但是你打的那个节奏一定要卡到那个坎上,才显得真实,而且这个巴掌既要有爱还要有恨,我们在家里面不知道练了多少遍,才练出那么真实的。
    白燕升:孩子看到过这个场面吗?
    张 宁: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们俩带着他到西安的一个地方去演出,我们俩正演着呢,我一巴掌扇过去,底下人拍手鼓掌,孩子不乐意了,哭了。别人就问他说,你哭啥呢?孩子说我妈妈打我爸爸,就跑到后台去哭。
    白燕升:那证明你们打得还是比较真实的,至少把孩子给骗了。
    提到李小锋,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周仁回府》,这个戏唱多少年了?
李小锋:唱了将近20年。
    白燕升:著名作家贾平凹看了你的演出以后,说李小锋是在用现代人的理念诠释古典戏剧人物。这话你怎么理解?
    李小锋:我觉得虽然是古典戏,但是它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演员就是高台教化,寓教于乐。你看完《周仁回府》,就会得到好的思考。
    白燕升:有人说秦腔无论在唱腔和程式上,都是野劲有余,细腻不足,但是我发现,小锋近些年来非常细腻地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说《劈山救母》。一个人演了三个角色,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小锋:作为演员应该对自己挑战。《劈山救母》是秦腔传统戏,原来演出都是三个人来完成的,小生演员演小生,老生演员演老生,武生演员演武生,作为演员应该挖掘自己的艺术潜力,不应该抱住一个行当。《劈山救母》这出戏,7年前我就喜欢,想排这出戏,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排出来。去年我找了全国的7个剧种的录像、剧本,我把它拿回来,自己对照着进行整理,整理了一个新的《劈山救母》。秦腔原来演三个半小时,我整理以后演两个半小时。
    《劈山救母》的传说,发生在陕西华山,陕西秦腔应该把它演出来。作为演员来说,我是唱小生的,老生我没有涉足,对我提出一个挑战,一定要把它拿下来,因为我太喜欢它了。刚好我的一个老师叫雷开元,他的代表剧目就是《二堂舍子》,老师非常高兴,说李小锋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不用再搞这些冒险的行为了,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不能只是为了得奖,应该多塑造几个观众喜爱的角色,这才是一个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我去请教老师,老师非常高兴,就给我把这个戏传下来。为什么我敢演武生戏呢,因为我以前演过《劈山救母》那一段,所以说找一个能够体现文武兼备的戏,能促使我去继续练功,不能把功夫扔掉,我必须排出来,因为已经憋了七年了。再加上我十几岁就没了母亲,我在《白逼宫》中饰 汉献帝有一个心愿,排这出戏好像在救自己的母亲。可以说既有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又有对自己事业的一种爱,两种爱加在了一起。
    后来,凤凰卫视有一个节目叫《巨石传奇》,他们请了全国七个摇滚乐队,在华山脚下搞了一个陕西的旅游演出活动。
    白燕升:这跟你有关系吗?
    李小锋:他们从网上搜到我的《劈山救母》,请我去演,参加摇滚明星演唱会。
    白燕升:请你去唱秦腔,你去了?
    李小锋:去了。因为我觉得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
    白燕升: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这话好!
    李小锋:它是现代摇滚,我们是最古老的摇滚,如果说摇滚是巨石,我们华山就是一颗很大的滚石,《劈山救母》的传说,就发生在华山。
    白燕升:为小锋的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对于秦腔的理解而叫好。其实我也感动于主办方在一个摇滚明星演唱会上,能够想到李小锋,能够请他去唱秦腔,我觉得这个创意好。当时观众反映怎么样?
    李小锋:观众觉得好啊,觉得这个非常地新奇,新颖。
    白燕升:张宁对于小锋这种大胆地迎接类似实验性质的探索怎么看?
    张 宁:我很支持。如果你没有开拓精神的话,会把路子越走越窄,小锋要把秦腔进行到底,做了很多先锋性的创造。

http://s8/middle/4daf90eeh7eecb1e77f47&690张宁: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 1" TITLE="【那些角儿】李小锋 张宁: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摇滚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店新添宝贝

正版秦腔眉户戏【迟开的玫瑰】盒装DVD-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秦腔 毛泽民在新疆 高清录制DVD

秦腔 大树西迁 高清录制DVD

优秀秦腔传统戏《赵氏孤儿》 高清录制DVD

 

《越女争锋》第二季总决赛14场完整标清录制DVD

《戏苑百家-闽地惊鸿李敏》高清录制DVD

《戏苑百家-路远弥珍·吴琼》高清录制DVD

《戏苑百家-红梅礼赞江姐》高清录制DVD (张火丁 吴琼 李敏)

越剧《李慧娘》(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演出吴素英吴凤花主演)   标清录制DVD

《戏苑百家-王君安访谈》高清录制DVD

明星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吴凤花陈辉玲王君安李敏等主演)   高清录制DVD

 

 

更多碟片登录请以下网址查看:

http://shop33913008.taobao.com

http://youa.baidu.com/shop/9a29400c3fbd4c2a54fdb948

http://shop33913008.store.eachne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