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2009-05-07 10:09:50)
标签:

三明

清流

余朋

蛟坑

新矶

天然

溶洞

探险

福建阿昆

可乐

旅游

分类: 海西八闽摩旅游

  又到了五一放假三天的时间,YKX说清流发现一个大溶洞,问我要不要一同前往,五一早,推出摩托车,带上装备和食物,就往清流进发,几个小时的路程孤独寂寞,但为了心中的那个梦,依然前行!
  一口气到了明溪,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鲜鱼汤,在清流大路口左拐过嵩口镇往余朋方向,其中有18Km在修路,PP巅得生疼,还好车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过的还没有通水泥路的乡。到了余朋,行程165Km,YKX在打听蚊坑往哪里走。都没人知道有这个地名,我拿出地图一看,原来是蛟坑,还有5Km的路程。厦门E部落的几个还在安沙,安砂镇上没渡口,要到龙头,安砂到龙头6公里是山路,再坐船二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九龙湖区的新矶村码头。蛟坑离新矶5Km,再过个不宽的湖面就到对面的沙芜村了,正在建桥,沙芜大桥建好后,从永安,安沙,沙芜到蛟坑大约80公里,比现在少了一半路。
  厦门E部落他们5人乘火车到永安,再乘车至安沙,从安沙包车到龙头再乘船至九龙湖区的新矶码头上岸,我们骑摩托车经明溪县、大路口、嵩口镇、至清流县余朋乡、蛟坑村、新矶村码头与他们会合。
    新矶村前面就是九龙湖的一段,前面一片广阔的被湖掩盖了的农田,由于近年水位下降,呈现了一派草地,摩托车在上面尽情驰骋,像是飞翔在茫茫的草原上,塞是过瘾。不过据当地居民讲,水位很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沙芜大桥立桥柱,等桥建好了,水位就高起来了。我们就在此等候他们的船靠岸。
    足足等了有三个小时,才见他们包的船来了,原来他们先去石林玩了,就地找了一块比较好的草地,今晚我们就在此宿营,这是一个很适合宿营和野炊的地方,就是没有一块遮荫的地方,适合凉爽天气玩耍。可以在上面骑车,打排球、气排球,踢足球。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清澈见底,有许多田螺,可用于洗刷和饮用。大家情不自禁地扔下装备,沿着河床散步,奔跑,捡田螺,抓鱼,拾蚌。龟裂的河床光脚踩在上面很碍脚,浅浅的水面上不时飞起一群白鹤,夕阳照在人的身上和地上泛起一片光芒。回到营地,发现我的摩托车倒了,弄断了离合器总成,只好去到10Km外的余朋乡更换,这也是一个教训:长时间停车时一定要立起大脚或在撑脚处放上结实的石块。
    夜幕慢慢降临,我们生起炉火,烧火做饭,省钱又丰盛的晚餐,配上点小酒,再来点音乐,一位驴友说:遗憾的是没有MM参加。几位初次见面的驴友一见如故,这就是户外人的性格和胸怀。篝火升起,配上流行音乐,仿佛我和他们一样年轻。忘记了近200Km骑行的劳累,山风凉凉的吹在身上,和白天灼热的阳光一样都让人感到热烈。
    本来约好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不到7点,一个个还是比平时还早地起来,想必是巴不得早点见到那神密的溶洞,早起的YKX已经把稀饭做好了。
    吃过早饭,2部摩托车来回将人和装备运到蛟坑,装备寄放在小店里,带上照明,饮用水,绳索,蜡烛,粉笔,首先来到距离村里约2Km的一座山,远看和普通的山没什么两样,山上无路,都是长满小刺的藤,凭着感觉,穿越而上,不时被那些倒勾的刺挂上衣服,只好倒退一步拔出尖刺继续钻山。
    走至半山腰,不时出现一部分裸露的石崖,石崖下是本地村民用瓮装起先人的骨头,就在这郁郁葱葱的林子里,露出小小的一个洞口,真的,要是没有来过,确实很难找到,幸好几何空间老家就在本地,据说他曾经进洞两次都没有完成穿越,这次是第三次了,洞口很小,人必须跪着再用手撑地爬进去,进了洞空间豁然开朗,洞内空间相当大,高约有20多米,宽约10米,洞内石笋遍布,众多的钟乳石、石幔、石花,石笋,景观奇特,鬼斧神工,再往下,只能借助绳索,用手抓住石头的缝隙或抓紧绳索,石头很滑,有的甚至是断崖,几乎只是手在用劲,有的连抓手的地方都没有,不是下去难就是上来困难,还是那个驴友说:还好的是没有MM参加。大家同心协力,用绳索,用手欲或用肩膀,拉起或是托起同伴。钻下一个小小空间,里面又是一个天地,那种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景观,让人留连忘还。溶洞一个套住一个,洞中有洞,状若迷宫,据说此洞原来可以通到村里,村民认为会风水不好被封了。洞中钟乳悬挂,五彩缤纷,中间狭小过道,或是小洞,或是水潭,又或是小悬崖,绳索在这里是必不可少的,洞内漆黑一片,刚拿到手的D90还没用过,不知道什么用,就用自动档乱拍一通。头灯和手电筒的光在洞里是显得那么妙小,还好我们有备而来,带上了2个探照灯,我们就在里面七钻八拐中从山的另一边出来了,再看着对面的公路,穿山而下,花时近4个小时。
  出得洞来,个个筋疲力尽,饥肠辘辘,在小庙里煮了快速面算是午餐,继续下一个溶洞的探险。

  村边的这个溶洞,据村民讲,有上下7层,他们以前用竹梯子下去,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洞口,洞口阴风阵阵,洞口很小朝下,只容一人进入,里面就一个大厅,里面很多蝙蝠,地上积着厚厚的一层蝙蝠粪便。很多岔道深不可测,不敢冒进,出的洞来,转向山顶一个洞口,深约15米,利用绳索下去二人,还有一深洞,探照灯无法看清洞里,深不可测,扔下块石头,好一阵后才落地,心想少也有三五十米,我们就一根绳,无法继续,只得放弃。

  多少万年前,想必蛟坑是个浩瀚的海洋,地下都是石灰岩石,才会有今天如此多的溶洞。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返回到余朋,准备去温泉洗去一身的污泥,看看已经是下午5点了,再留到明天走也没什么意义,决定先返程。于是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厦门驴友,由芹溪、太山、铜坑、温郊、嵩溪、明溪返回三明,路途少了20几公里,不过太山到铜坑前2Km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岔路很多,要很注意不要走错,所幸的是我们一路都判断正确。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路边的一个小庙,我们在此吃了2个午餐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小庙后面的小溶洞,清澈的泉水从地下冒出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流出来的泉水与原来的溪水汇聚,交汇处清混特别明显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草场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九龙湖游船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新矶码头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干裂的河床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营地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探洞口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上山没有路,都是这样上去的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深不可测的洞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天然大坝,非常像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仙人田,到处都是

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2009.5.1清流余朋蛟坑天然溶洞探险记

溶洞景观

更多PP请点击: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303323983/s/1383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