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油粑粑
油粑粑是土家族独特的风味小吃,多用作早点。其名有叫“油层儿”的,也有叫“油香儿”的,还有叫“油香粑”的。多数油粑粑呈圆状,深黄色,清香可口。
油粑粑的做法不复杂,准备工作却要麻烦些。首先,按夏季5公斤黏米配0.6
公斤黄豆、冬季配1.75公斤,黄豆的比例,把黏米和黄豆拌和好,再用温水浸泡发胀,磨成细浆待用。取专用模具盛料,底层为米浆,中间放肉丝、葱、辣椒等佐料,上面复米浆,放人油锅炸熟即可食。油粑粑的另一种吃法是:在米浆里渗人发胀了的豌豆粒、黄豆粒或红薯丁,装入模具,并用少量米浆炸熟后食用。
当然,作为馅料,油粑粑里的馅料可谓丰富多彩:豆豉、豆腐颗、肉末、腌菜、胡萝卜、盐菜、泡菜、渣辣椒,甚至卷心菜都能作为馅料放进油粑粑里,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
当所有材料备齐后,就该煎炸油粑粑了。首先要将菜籽油倒进铁锅里,一般要大半锅。用旺火将油烧好,把材料装人模具后,放进滚烫的油锅里。这时,油锅里就会翻滚起来。等到油粑粑边沿与模具产生缝隙,便可将油粑粑倒出来,让它在油锅里自由翻滚,直至颜色变至深红色。再用漏瓢将油粑粑舀起来放在铁架上,待到表面的菜油沥干后,就可以吃了。
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上了40岁的人,对油粑粑的感情会更深一些。那个年代人们的童年,因为物质相对贫乏,很多人都要等到赶集日才能到乡镇集市上觅得一点美味,而油粑粑则是不二之选。那时,许多家庭平时炒菜很少用油或者根本就没有油,所以小孩大都喜欢吃油炸的食品。
如今,淳朴厚道的酉阳人每到春节、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重大节日,都要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制作这道美食,还要在走亲戚时带上一些,让亲朋好友共享这道美食。
油粑粑还是思乡之物。走出大山的酉阳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忘故乡的美食。
——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