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山揽胜
龙头山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酉阳县宜居乡境内,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也是渝东南最大佛教朝觐圣地。
龙头山海拔高1800余米,面积4000亩,是酉阳第二高山。东接阿蓬江,西望龚滩、贵州沿河,历史上曾与佛教名山梵净山齐名。
大明时期,以龙头山飞灵寺为龙头,修建云台寺(又名龙头寺、金顶寺)、鸣经寺、铁牛寺、毛栗寺、灵光庙、川主庙、野猪庙、土主洞、扬子鳄等20余座古寺奇观,闻名于川鄂湘黔等省市。解放前,朝山拜佛的人群络绎不绝,长达数月。大概是因为“飞灵寺”历史的悠久和它的灵气。
每年农历的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龙头山香客逾万,登高朝山拜佛,旅游观光,其中不乏来自百多里以外的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的香客。
现有天梯、舍身桥、天生三桥、石林、高山草场和三皇洞飞灵寺、金顶龙头寺等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
早闻龙头山曾与佛教名山梵净山齐名,每年农历的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都有大量的香客从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前来朝拜,但我一直未能前往一睹芳容。
为更深入地了解佛教在我县的发展历史,日前,我特意拜访了宜居乡负责人,不算是采访,而是随意的闲聊。从他那里我知道,龙头山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宗教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圣地。
当天,他们向我介绍了很多古迹,本来他主要向我介绍的是龙头山旅游发展规划。
次日恰逢放假,我们驱车先赶到苍岭镇,简单休息后由龙头山休闲山庄的朋友驾车前往龙头山风景区。
一路都是村级公路,路况不是很好,泥土路面,坑坑洼洼,20几公里的路程约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山顶。公路的尽头是石林,石林的后边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牛羊怡然自得,让人有一种置身天堂般的感觉。到达龙头山山顶还得步行3公里,同行的向导开玩笑说,拜佛讲究的就是心诚。
站在海拔1800多米的金顶龙头寺,环顾脚下的悬崖峭壁、烂漫山花,有一种山登绝顶人为峰的感慨。这座不知什么年代修建的寺庙,尽管由于年久失修而垮塌,但修庙时作为基础的方条石仍然规则地摆放在一起,前来拜谒的香客喝过庙里的一碗水,仍然不忘到寺旁的罗和尚墓前拜拜,当初这里的香火盛况仍然可见一斑。
险峻的风光
动人的传说
跟随拜佛的香客,我们开始向半山腰的三皇洞进发。手脚并用地通过只能一人通行且陡峭的金刀峡,经过天梯,大伙来到表演杂技时才会见到的“人梯”,每一步都感觉是如此的刺激。
龙头山的绝险之地,还要数舍生桥,舍生桥为一块石板放在两块巨石上,顾名思义人走上去容易失足丢命。
走完险峻的山道,终于来到位于半山腰三皇洞里的飞灵寺。寺门上方的牌匾上写着“观音殿”三个大字,两侧对联式地写着“虚情假意大事皆空,诚心敬佛功德无量”。寺庙有门,但并没有锁,香客和游客可以自由进入观赏,或者在观音殿里打卦许愿。观音殿旁,一眼山泉从三皇洞中潺潺流出。
据介绍,很多香客到观音殿许愿,常常要用瓶子将洞里的水作为“圣水”带走。
相传,飞灵寺由罗和尚化缘修建。很多年前的一日,罗和尚云游到龙头山,见龙头山高耸入云,山腰岚缠雾绕,便向山脚的农户化缘,欲上山观朝霞铺就的东方琉璃世界和晚霞浸染的西方极乐世界,但村里人劝他放弃此念,说山路上有老虎和白龙拦路,连猎户上山都常常搭上性命。但罗和尚一心向佛,坚持上山。
经过3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罗和尚爬过7座悬崖绝壁的高山,穿过9条急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三皇洞时累得昏死过去。罗和尚苏醒过来时,听见山泉叮咚之声,便爬过去喝了几口,休息一会就觉得神清气爽了。四顾悬崖峭壁,山花烂漫,清香馥郁。罗和尚觉得这就是他心中潜心修炼的圣地,于是他再次化缘修建了寺庙。
肃穆中释放灵魂与是否为信徒无关
进入观音殿内,佛堂映入眼帘:中间佛堂供奉着观音像,两旁的佛堂也供奉了几尊佛像。三支香插在香炉里,寓意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佛像前一个巨大的木鼓上,放着一副颇有历史的牛角卦,向导说这幅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过去为一些人占卜用,没有晨钟暮鼓,没有诵经之声,只有虔诚的佛教徒和闻名而来的游客在空灵的佛堂前渐渐地释放灵魂。
武陵都市报
龙头山揽胜
网址:https://www.xepaper.com/wldsb/html/2022-07/26/content_37759_15090313.htm
加载中,请稍候......